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三无小区”变身平安小区

  “三无小区”变身平安小区

  “大案不发,丢个自行车之类的小偷小摸真让人心烦!谁叫咱住的是‘三无小区’呢!”过去爱发牢骚的老李,如今逢人便说:“‘三无小区’变成平安小区,多亏咱那五原路警务室呀!”

  老李是河南省三门峡市英豪小区居民。他所居住的小区,过去是国有企业家属院,环境卫生、治安秩序等都由企业承担,随着企业改制,原单位不存在了,变成了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治安防范措施的“三无小区”。

  三门峡市公安局崤山派出所五原路警务室社区民警张则标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英豪小区属五原路警务室管辖范围,警务室了解情况后,通过向上级寻求支持、协调相关单位出资等办法,筹集资金在英豪小区安装了视频监控,设立了门岗,使小区变成有人管理、有治安防范措施的小区,发案率同比下降73%,还通过视频监控发现案件线索9条,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随之上升。

  警民联手守护小区平安

  走进现在的英豪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老李说:“过去由于无人管理,空地变成小菜园,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治安差,经常听到这家丢个啥那家丢个啥。”

  像老李一样,不少居民对盗窃案怨声载道,但由于可供追查的线索极少,案件侦破常常陷入僵局。张则标带领辅警一方面向居民们宣传防范常识,增强居民们的自防意识,一方面开展巡逻守候。

  一次,张则标和两名协警在小区巡逻时,听到有人喊:“抓贼了、抓贼了……”他冲进院子,看见一陌生中年男子正慌张地朝大门口跑来,便在大门口堵住男子的去路。无路可逃的男子拿着偷盗用的开门工具——一把30多厘米长的撬杠,朝着张则标挥舞过来:“要想活命,就赶紧让开!”

  张则标凭着过硬的擒拿格斗本领,一只手牢牢抓住撬杠,另一只手将小偷摁倒在地,与两名辅警共同将小偷制服。不少居民看到这一幕感慨道,民警不顾个人安危抓小偷,我们也应该为小区做点事。如今,有不少居民主动配合警务室参与治安巡逻。

  为全面掌握小区治安情况,警务室工作人员分头挨家走访,按照“院不漏户、户不漏人、不留死角、不出盲点、应采尽采、应录必录”的原则,彻底摸清辖区的人口居住情况,并绘制了小区平面方位图。

  警务室发展物业管理人员、治安积极分子为信息员,充分利用他们的有利条件,尽可能缩短实有人口变动情况的发现时间,掌握实有人口治安动向,从而实现“以人找房、以房找人、轨迹清楚、管控到位”的工作目标,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科学防范体系。

  有事没事到警务室坐坐

  “警务室的民警比亲孙子还亲!”78岁的耿奶奶一人居住,子女、孙女都在外地,她患有腿部关节疾病,行动不便,警务室人员一进小区,必到耿奶奶家。

  他们陪耿奶奶说笑,逗她开心,详细询问了解她的身体状况、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情况,嘱咐耿奶奶注意安全,特别是用火、用电安全,帮助耿奶奶打扫房间,清倒垃圾。

  “家里有啥事,都愿意去找警务室。”辖区孤寡老人董大爷也是受益者。

  前不久,董大爷托人捎口信让警务室人员去他家里一趟。张则标听到后,立刻和一名辅警赶到董大爷家。一进家门,屋里非常黑,一问才知道,董大爷家中停电两天了。

  “可能是家中电路保险出了故障。”业余时间经常帮辖区居民修灯的张则标及同事,立即跑到商店购买闸刀和电线,替董大爷更换了新闸刀,并将老化电线换成新电线,装上了节能灯,董大爷家又亮了。

  化解邻里纠纷以和为贵

  “邻里之间闹点小矛盾小纠纷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酿成大祸。在化解纠纷方面,老肖有技巧。”一提起社区民警肖西宁,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肖西宁今年54岁,善于调解居民之间的纠纷。他经常向居民们讲解远亲不如近邻、以和为贵的道理,遇到问题要换位思考。

  “平时,因漏水、噪音、垃圾、宠物、停车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虽都是小事,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倔劲上来,小矛盾演变为大纠纷不是没有可能。社区民警就像个中间人,及时介入调解,消除对立,邻里之间的心结自然就解开了,邻里关系也就顺了。”肖西宁说。

  前几天,警务室值班人员突然接到辖区居民赵某的电话,说家中屋顶漏水,楼上的人却不认账。肖西宁立刻带领辅警赶到现场,一边组织双方查看现场,一边拉家常式地进行调解,很快便促使双方矛盾化解。

  这种“和风细雨调解法”现已成为警务室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武器,即对一些简单的邻里纠纷,采用轻松、幽默的口气去劝说双方,缓和紧张情绪,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让纠纷双方愉快地接受调解,从而化解矛盾。今年虽才过1个多月,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