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月嫂市场急需法治规范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的火爆导致月嫂行业良莠不齐,交一两千块钱,培训7到10天,拿着培训中心颁发的五花八门的证书,就可以出师接单。安徽的一位“准妈妈”马女士说,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月嫂中心及相关机构,其从业人员所持有的证书难辨真假,而且消费者也不知道该依据哪个部门对此进行鉴定。(4月1日《央广网》)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对月嫂的需求达400万人,而现有实际从业人员不足100万人。当市场供给出现大的缺口,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服务价格比较高;二是服务质量难保证。就月嫂市场而言,有的“金牌月嫂”月收入三四万元,但服务却不专业。

  月嫂别称母婴护理师,这意味着其服务必须专业。然而,雇主在聘用月嫂之前,往往只能从相关证书来看月嫂是否经过专业培训,但很多月嫂所持资质证书,并非通过严格培训得来,一般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拿证,甚至是花钱买证书。

  当前,月嫂培训至少有三“乱”:培训7到10天;课程五花八门;证书并不统一。培训时间这么短,能不能学到专业服务让人怀疑,但拿的证书“高大上”。课程五花八门,意味着培训内容并不规范;而证书不统一,说明发证机构很乱。

  就发证机构而言,多到让人记不住。培训机构自己发证,家政协会也发证。此外,还有商业联合会、人才研究会、某某培训网等机构也在发证,都自称全国通用。雇主显然很难辨别这些机构有没有发证资格,证书是真是假,月嫂们则利用这类证书提高身价。

  月嫂培训乱象最终损害的是雇主权益。雇主付费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专业服务,甚至有可能受到伤害,这已经有先例了。同时,这类乱象也给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添乱,影响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效果。

  因此,为保障雇主权益和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有必要对月嫂培训市场进行全面整顿。其一,月嫂经过哪些培训以及发哪些证书要大致统一;其二,谁来培训和发证,也要进行统一规范;其三,相关证书要在统一平台可供雇主查询。另外,还应该把月嫂培训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等国家标准,也印发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但仍然没有解决月嫂市场乱象,其中月嫂培训乱象尤为突出。所以,针对月嫂培训乱象,急需法治规范。

  商务部日前消息称,我国将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并实施守信主体“红名单”和失信惩戒“黑名单”制度,未来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人员时将可参考“红黑名单”。这些举措是必要的,但不能解决月嫂培训乱象。《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只有“育婴员”“保育员”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月嫂工作涉及母婴护理、保健、急救等多种知识,比一般保姆要求高很多。据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很多大学都设有家政系,菲律宾的家政服务更是全球公认。要想提高我国包括月嫂在内的家政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必要在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让月嫂受到体面、正规的专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