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2019国际十大新闻

原标题:2019国际十大新闻

编者按:2019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呼唤更响亮的合作之音。

这一年,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较量更趋激烈,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逆流涌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蔓延,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重考验。世界大调整大变革加速展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依然滚滚向前。

这一年,中国作为令人振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任凭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中国始终倡导互利共赢理念,以实际行动承担起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重任。

1 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公布,宇宙探索迈出关键一步

4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两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组成“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巨大的虚拟望远镜进行跟踪拍照。该黑洞距地球约5500万光年,其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发现一个迄今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的70倍。黑洞照片的问世及相关发现,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认知迈出关键一步。

2 多国连续发生恐袭事件,反恐亟须深入高效合作

4月21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发生连环爆炸袭击,超过250人死亡。今年全球连续发生恐袭事件。年初,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生恐袭;3月,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枪击事件;7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爆炸。尽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遭遇重挫,其头目巴格达迪丧生,但其余部正在向全球其他地区渗透。国际恐怖势力联合一些国家的本土极端势力策划恐袭,已构成新的威胁。恐怖组织还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加大宣传攻势,扩散极端思想。在新的反恐态势下,国际社会亟须更加深入高效的国际合作。

3 四大主场外交连续发力,展现中国维护多边主义大国担当

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标志“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世界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了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唱响世界开放合作的大合唱。今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四大主场外交活动,深入阐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出维护多边主义时代强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称,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

4 美国加大对伊“极限施压”力度,多国努力维护伊核协议

美国自退出伊核协议以来,逐步加大对伊朗“极限施压”力度。5月8日,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以反制美国。7月以来,海湾地区先后发生油轮、油田遇袭等事件,地区局势剑拔弩张。美国又在霍尔木兹海峡拼凑针对伊朗的所谓“护航联盟”,令海湾局势持续紧张。另一方面,除美国外的伊核协议有关各方多次重申,将完整、有效履行协议。12月,比利时等6个欧洲国家宣布加入法国、德国和英国与伊朗建立的贸易结算机制,以促进国际社会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合作。

5 中国推动政治解决半岛问题,各方围绕半岛互动频繁

6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12月17日,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决议草案,鼓励朝美双方尊重彼此关切,相向而行。今年以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积极推动下,半岛局势出现转圜,各方互动频繁。朝美领导人第二次会晤2月下旬在越南河内举行。6月朝美领导人在板门店再次见面。然而,美方在回应朝方关切、解除对朝制裁上始终没有实质性措施,导致双方缺乏互信。半岛局势前景仍不明朗。

6 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引发对新一轮军备竞赛担忧

8月2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执意退出《中导条约》,该条约正式终止。年初,美方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并启动退约程序。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暂停履行《中导条约》。退约后,美国先后试射中程巡航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这些举动引发全球对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担忧。单边主义令世界形势愈加复杂,全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上升。

7 英国“脱欧”成了“拖欧”,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复杂考验

10月19日,英国议会通过一项修正案,迫使首相约翰逊向欧盟提出将“脱欧”期限从10月31日推迟到明年1月31日。该申请获得欧盟同意,英国又一次暂时避免“无协议脱欧”。12月20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决定,原则通过“脱欧”协议相关法案。耗时3年多的“脱欧”成了“拖欧”,负面示范效应不断发酵外溢,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停滞乃至倒退风险。这不仅削弱了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对欧洲地区和世界政治格局也产生了复杂影响。

8 智利取消国际会议,多国爆发社会动乱

10月30日,智利因国内爆发大规模社会动乱而宣布放弃主办APEC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19年,抗议浪潮席卷世界多国。多个拉美国家发生全国性罢工和民众抗议示威;始于2018年的法国“黄马甲”运动从街头抗议发展到全国大罢工;英国针对“脱欧”和环保问题爆发抗议示威和骚乱;意大利多个城市因罢工抗议陷入“黑色星期五”;西班牙爆发数十年来最严重抗议活动和街头动乱;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埃塞俄比亚等国也爆发抗议浪潮和社会骚乱;印度抗议《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的示威者在多个地区与警察发生冲突并致20多人死亡。多国出现的动乱反映出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深层原因在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民众不满蓄积,制度缺陷、治理困境和社会矛盾凸显。

9 全球最大自贸协定谈判整体结束,区域合作提质升级

11月4日,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在泰国举行。与会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其中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将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该协定达成后,将成为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日韩等国积极推动RCEP于2020年如期签署,这对推动经济一体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利于提振世界经济信心和投资者信心。然而,印度宣布暂不加入RCEP,日本也曾表示“不会考虑在没有印度的情况下签署RCEP”,表明RCEP未来之路并不平坦。

10 全球贸易“最高法院”停摆,贸易保护主义拖累世界经济

12月11日起,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全球贸易“最高法院”在运行25年后因美国阻挠陷入瘫痪。今年,美国继续四处挥舞关税大棒,实施贸易霸凌,先后对中国、墨西哥、印度、欧盟等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冲击了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在国际环境极为复杂的背景下,中美两国12月中旬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这有利于两国加强经贸领域合作,有效管控和解决经贸领域的分歧。该协议有利于增强全球市场信心,为正常的经贸和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版式设计:蔡华伟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