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发生的黑飞事件让大疆有些不淡定。
最近的黑飞事件让大疆有点不淡定。
自今年四月中开始,国内西南地区的民航机场频繁出现飞行器干扰事件,多架航班因此受到影响,不得不备降周边机场或出现延误。事件发生后,不少声音将矛头指向了无人机不受规范的使用状况。
为此,政府随后迅速出台了相关政策。5月16日,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明确无人机须在8月31日之前在指定网站完成实名登记。另外,民航局还表示,已初步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于5月18日上线运行,6月1日起,最大起飞重量为250克(含250克)的民用无人机须实名登记注册。
然而这一规定却引起了更大的讨论,原因在于,上述规定所限制的对象为“无人机”;但后续调查发现,黑飞事件中所涉及的飞行器并不全为无人机。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担心,监管的出现极有可能会影响国内无人机市场的未来发展。
因此,争议开始发酵。上周,有媒体报道称,在北京召开的一场有关无人机行业管理的座谈会上,大疆方面表示,如果黑飞导致的监管对大疆的发展造成超乎预期的影响,大疆将弃守中国市场,将整个业务转移至海外。
针对这一传闻,大疆方面接连发声澄清。5月20日,大疆通过其微信公众号表示,关于其“弃守国内市场”的消息不实;5月23日下午,大疆方面再次出面召开发布会,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回应。
在发布会中,大疆创新副总裁邵建伙首先强调了大疆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表示,此前网络上的相关描述为不实信息,大疆从未考虑过退出中国市场,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邵建伙表示,大疆从不反对监管,并且始终积极支持科学有效监管。他说:“大疆从2015年起就不断在各种场合呼吁加强无人机的安全管理,并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与政府各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多次向空管委、民航局、工信部、公安部等管理部门对无人机的管理方法进行汇报和沟通。”
具体而言,大疆自2015年来就配合民航局尝试无人机的适航管理工作、配合公安部进行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配合民航空管部门进行机场的航空安全保障;在产品中配以详尽的说明书和安全飞行指引,以及公布了全球各地区的禁飞区域地图。今年三月,大疆推出了基于国际国内通用标准的新版机场禁飞区设计。
另外,大疆还为北京智宇祥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出无人机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无人机运行监视与管理问题。
邵建伙称,在最近成都、重庆发生的事件中,大疆的产品并无涉及其中,干扰成都机场的飞行物是固定翼,干扰重庆机场的飞行物是是固定翼和风筝;有些地方出台了一刀切式的扩大化禁飞政策,从有效性和长效性来说,并没有解决问题。他建议,针对相关产品,管理部门应从源头抓起,做好产品认证,流通管理。
以下为界面新闻整理的部分媒体问答实录:
Q: 民航局实名制注册规定中的250克的最大起飞重量,意味着大疆几乎全线产品都在其监管范围中。产品层面大疆将如何应对?
A: 首先,大疆不反对监管,我们支持科学监管,其次,我们认为推动事物发展的本质是需求和技术进步,所以大疆会按照自己既定产品战略推出自己的后续产品。
以目前的技术发展来讲,250克以下是很难做出性能出众的无人机产品,大疆不会因为追求250克而妥协产品性能。
其实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这之前就要求对250克以上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登记,大疆也没有因此改变产品的重量。
Q: 中国市场在大疆全球销售版图中的比例是多少?最近国内销量是否下滑?
A: 虽然大疆是中国企业,但事实上中国市场并不是我们最先发展的地方,直到2015年年初,大疆在中国的知名度还不大。
之后,随着无人机逐渐成为媒体热词,大疆在国内的销量稳步提升,去年开始占据我们在全球20%左右的份额。最近这段时间,国内销量的确是有小幅度下滑。
Q: 大疆的电子围栏和民航目前划定净空区域,差别多大?
A: 大疆为民用运输机场设置的电子围栏,与民航局空管办上周(具体是5月17日)颁布的《关于公布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的公告》基本相同,而该公告明确指出,这份文件是为了防范无人机等升空物体侵入而制定。
17日的障碍物限制面规定中写道:“各类飞行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未经特殊批准不得进入限制面保护范围,在限制面保护范围外的飞行亦不得影响民航运行的安全与效率”。因此,这个区域准确地讲不是禁飞区,而是指没有经过批准,不能进入的区域。这是有区别的。
Q: 民航局尚未公布无人机注册系统的供应商,大疆是否想做供应商?
A: 听说该注册系统有些技术上的问题,相信民航局接下来会完善。如果需要,大疆愿意出力。
一直以来,大疆拥护、配合政府监管。大疆在无人驾驶航空器上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如果需要,大疆愿意将该套管理体系提供给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大疆也愿意把这套监管方案分享给其他无人机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