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四川省大小凉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一个个村寨分散在重重高山深谷中,交通条件极度落后。凉山州昭觉县农村放映队的放映员们对此深有感受。已经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40多年的放映员吉克拉洛,说起过去的下村经历,交通全都靠走,往往一个月才能转完所有计划放映的村寨,而放映器材需要靠人背马驮的方式运到村子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道路建设难度极大,成本极高。交通困难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又导致缺乏资金改善交通。这形成了恶性循环,是凉山贫困的一大原因。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交通闭塞,或许是很多贫困地区的普遍问题,而凉山的闭塞,有其特殊之处。在昭觉县,与悬崖村隔着古里河谷遥遥相望的是龙沟村普尔社。普尔社海拔2300米,共49户280人,其中人均年收入在3020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3户96人,是一个典型的高山贫困村。对于普尔社村民们来说,真正考验他们的不是难走的山路,而是难懂的汉语。吉色布火,是普尔社的贫困户。他年轻时曾外出打工,由于汉语不好,只能找到类似挖矿、架高压电线等累活、脏活,收入微薄。最后,他回到了家乡,选择种地和养牲畜为生。


他的经历在彝族中年男性里很有代表性。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彝族人口超过98%,不少彝族村民从小生活在纯彝语的环境,没有太多机会学习和使用汉语。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昭觉开展扫盲,推行双语教育,但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语言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效果有限。据统计,昭觉县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4年。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语言不通,教育滞后,知识和信息传播受阻,让传统彝族社会难以追赶现代发展的步伐。在凉山州内,首府西昌市与昭觉等凉山腹心地带的区县差异巨大,不只是生产总值的差距,还有城市面貌的迥异。可以说,凉山,是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缩影。发展的不平衡,是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脱贫攻坚中必须面对的考验。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因此,如何修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通达之路,让封闭的凉山与外界相连,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启动,凉山州计划到2018年底,凉山州所有乡镇要通柏油路,所有村要通硬化路。凉山州为贫困村制定的脱贫标准是“1低七有”,即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道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贫困户脱贫标准是“1超6有”,即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昭觉县谷莫村是一个计划到2018年底脱贫销号的村庄。现在,谷莫村公路已经通到每个村组,住房改造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基本完成,村集体成立了种养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核桃种植、养乌金猪等产业,去年村人均收入达到8499元。


相比达到脱贫标准,更具有挑战性的是不再返贫,而这需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针对凉山州贫困的特点,州委提出了“四好”创建的目标,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针对这个目标,凉山州委制定了“3579”工作模式,包含很多具体措施。例如,“5”是指红白事宜、生活用能、厕所文化、餐饮习俗、个人卫生5项革命;9是指9件实事,比如为每个村配备一台公用洗衣机、为每个贫困户发放一套洗漱用品等等。在谷莫村新建的文化坝子上,村民们使用村里配备的炊餐具、桌椅和餐具操办婚礼宴席,传统的大块坨坨肉改良成了小块。引导村民更新婚丧嫁娶习俗,是目前凉山各地正在进行的工作。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过去,彝族社会曾因为信息和知识的匮乏遭遇巨大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恰逢金三角毒品从云南进入中国,穿越凉山的成昆铁路沿线正是当时毒贩运毒的一条要道。外出打工的彝族村民,因为对毒品危害性认识不足,把毒品当做时髦的好东西,带回乡村,毒品在亲朋好友中迅速蔓延开来,艾滋病问题也由此而来。当不少人青壮年身受其害,家破人亡,人们才意识到毒品的危害。经过多年的打击、宣传、医疗支持,毒品和艾滋病的伤害终于得到遏制,但禁毒防艾仍然一刻不能放松,这也是凉山扶贫攻坚中额外的一个艰巨任务。


这样的历史教训提醒着凉山,知识的传播必不可少,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凉山脱贫攻坚中,“抓两头,带中间”是教育投入的一大特色。在学前教育阶段,凉山州推广“一村一幼”工程,在每个村子设立一所幼儿园,在每所幼儿园配备一到两名掌握彝汉双语的辅导员。“一村一幼”帮助孩子们在上学前打好汉语基础,进而能够顺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解决因为语言障碍造成的学习困难。此外,“一村一幼”还帮助孩子们养成基本的卫生生活习惯,由孩子影响大人,从而带动一个家庭的变化。高中阶段,除了新建高中增加接纳学生的能力,凉山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行“9+3”教育模式,免除学费以支持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就业技能。凉山州在每个乡镇开办农民夜校,为农民们讲授种养技术、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等。教育普及,让更多个体有能力获取生活必须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升个人素养,获得更多就业的机会。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教育改变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变成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成为荫蔽他人的大树。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来自凉山贫困山村的阿牛阿呷,因为自小对彝绣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往彝族服饰方向创业,她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像她妈妈一样不懂汉语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在村子里凭手工活儿挣钱。经过多年的积累,她的公司在当地小有名气。目前,她和妇联合作做妇女居家就业示范项目,让农村妇女能在家接手工订单增加收入,还和凉山农校以校企联办的形式创办民族织绣专业,面向贫困家庭的彝族女孩招生,无偿向农校提供师资教学。在农校免除学生学费的基础上,她联合公益人士为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知识和信息的更新,让凉山人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曾经,封闭落后,是一种困扰。事实上,换角度观察,封闭的环境让原有的自然环境免遭破坏,让部分传统的文化习俗得以保留,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凉山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凉山州计划发挥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发展旅游业,从而达到脱贫的目标。

凉山的改变正在进行,未来令人期待。


节目主创:记者/王晓清 编导/王晓清 李佩昀 刘昶 摄像/李季 刘艺  录音/刘昶 赵旭东

新媒体:主编/谭芸  编辑/吕亚楠 李佩昀

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背后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