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越来越多新型职业农民为中国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新华社沈阳2月22日电(孙仁斌 李䶮 崔师豪)农历春节刚过,中国东北地区仍是寒风凛冽。零下11℃的天气,42岁的辽宁鞍山农民桂永帅在自家开的花团锦簇的桃园里修剪桃枝。

  这是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农业大棚:占地10亩,是普通设施农业大棚面积的8倍,里面种了2000株桃树,这些从美国引进的桃树采用日本的种植技术栽种,每棵树每年定量产桃30斤。大棚里,随处可见的摄像头实时监控着果树的长势,也监督果农不能在果树上喷洒农药。

  桂永帅的祖父、父亲都是农民,和父辈们不同,桂永帅有一个新的身份:新型职业农民。

  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

  修剪好桃树,桂永帅来到他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十二面电子屏幕监控着他的几栋蔬果大棚。办公桌前,妻子正在操作电脑联系电商销售富硒西红柿。

  “我的农产品合作社有104个农户入股,我们主要生产富硒的农产品,全部是订单销售。”桂永帅自信地向记者展示他获得的专业证书:辽宁省高级农业技师,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桂永帅把他掌握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周边许多农民,并通过互联网帮助他们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带动鞍山市多个县区的26个乡镇300多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近日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到2022年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万人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职业农民占比达到35%。

  这些新兴职业农民在中国正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宁夏吴忠市新型职业农民谭振龙曾给农机装上自动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自动作业,且作业精准度大幅提高。2018年通过推广应用这项技术,谭振龙获得了大丰收。

  “未来农业智能化水平必然越来越高,搞农业得把握并顺应这个趋势。”谭振龙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说。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的农民马利斌在过去的一年同样收获颇丰:他利用自己所学的植保无人机驾驶技术,为周边村庄的2万多亩农田进行飞防作业防治病虫害,年收入10万元。他说,这在前些年是想都不敢想的。

  中国新近发布的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建设。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车流畅说:“中国乡村的振兴事关8亿农民的民生福祉,新型职业农民掌握更多技术,也懂得借助互联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他们将成为未来中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和爷爷、父亲他们相比,我赶上了一个更好的时代。国家重视农业,全社会也重视农村和农民,未来的农业是朝阳产业,我为做一名职业农民感到自豪。”桂永帅说。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