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人民日报新语:强教育,拼“底部”

  什么时候,择校不再成风乃至成“疯”, 家长们不再焦虑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孩子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天性和成长规律的教育?

  这样的想法,关注中国教育的人士和家有读书郎的家长都会有,但往往紧接着一串叹息。择校热、课业负担过重……这些全社会操心关注的老话题,政府措施没少出,局部变化看得见,但你若去问问家长,获得感和满意度远远不够,焦虑只多不少。

  什么才是教育焦虑症的破解之道?在笔者看来,答案只有一个:加大基础教育的资源投入,补短板、强软肋,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及早实现优质均衡,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

  补短板、强软肋,绝不只是少数经济落后、教育资源薄弱地区与农村学校的亟须。在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校与薄弱校落差显著,往往更“弹眼落睛”,是触发一系列教育焦虑症状的现实源头。严管招生环节、严控作业量、严禁校内补课、整顿校外补习机构、禁办奥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措施都是“急救”的治标之策,有些可以缓解一时症状,有些不过是“摁下葫芦浮起瓢”。

  从学段上说,初中算得上是目前整个基础教育的一截短板,也是择校竞争、课业负担的“重灾区”。上海在出台多项措施规范义务教育秩序的基础上,选择116所公办初中试点实施“强校工程”,探索练内功、管长远、根除择校热等教育难解顽症的治本之道。围绕初中提质增效,加强实验校的名校长和名师配备,深化课程教学变革,在中考时将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指标向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教育改革的功效,办学质量的提升,也许不易立竿见影,但只要持续不懈地做,短板渐长、软肋强健,教育的底部抬高、峰谷落差缩小,教育焦虑的种种重症顽疾,终会渐渐消解。

  这些年来,不少东部省市都已陆续实现了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然而,百姓的民生需求不仅在“有书读”,更在“优质”二字。教育高地,比的恐怕已不是一二掐尖名校,更在于“底部”和“均衡”。作为国内基础教育高地的上海的探索实践,对其他地方也不无启示。教育改革,不需要太多口号,一点点垫高薄弱底部、扎扎实实地办起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重视教育的百姓大众,必会看到并懂得。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09日 23 版)

(责编:袁勃、黄策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