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钟秉林:不要炒作和片面夸大“技术助力”,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

“中国的教育将实现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布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服务成为了非常急迫的工作。

虽然现阶段中国教育“上学难”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钟秉林指出,也暴露出了新的矛盾点,已经从过去的“上学难”的问题转化为现在的“上好学难”。

“这个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就需要先从教育发展方式上寻求转变。”钟秉林分析说,硬件条件可以很快得到改善,软件管理水平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精良的教师队伍,这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教师长期积淀才能形成。学校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校风学风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绝对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简单地堆砌起来。

钟秉林:不要炒作和片面夸大“技术助力”,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

钟秉林认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是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优质资源借助科技实现更大范围的分享,弥补师资和硬件的不均衡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正在驱动一场新的教育变革,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目前,中国正步入智能时代,走进教育科技协同创新的时代。国内各大信息技术领头企业,都在加大力度参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应用。

钟秉林:不要炒作和片面夸大“技术助力”,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

以创新助力教育均衡与卓越人才培养圆桌论坛。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并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文件中重点提到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育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结合。同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改革政策充分表明,信息技术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信息化正在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如何更好地在真实教育教学环境中应用与实践?如何更好地与教育者、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深度融合?如何真正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这既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教育科技企业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教育新产品不断涌现,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了长足的硬件保障,而从教育信息化办学体制机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未来课程建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对于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保证高质量的课程教材有效实施,不仅要办好学还要开好一堂课。因为这关系到中国孩子能否享受到最基本、有质量保障的教学成长环境的问题。

二是让教师的待遇得到高质量的保障。延用任正非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三是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让乡村的孩子拥有尊严,勇于接受基本的有高质量教育。

而对于落实课程教材标准的问题,在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看来,在这个标准之上,还要留出创新的空间,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为导向进行教学。

王素表示,随着泛教育、在线教育等新方式的广泛使用,学校的形态和任务必将随之进行调整。如未来教育将聚焦高阶思维,需要跨学科培养、项目制学习等新方式相匹配。而以往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式,课时结构、授课内容等方面的设置就需借助信息科技进行转变。

钟秉林:不要炒作和片面夸大“技术助力”,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

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对此,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表示,当前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与课程教学过程正深度融合,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保持敏锐的目光、多样化的探索和理性的态度。

尽管通过与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将一门课程做到极致、做到精彩,但钟秉林却认为,学校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社会公关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全面的人格以及团队精神等社会发展素养,还需要在校园里或者通过社会实践去逐步养成。“而在虚拟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他指出。

钟秉林说,从这个角度而言,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教育产业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一些态度,不要炒作,不要片面地夸大。要保持严谨求实的态度,真正把功夫放在“如何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融合”上,放在“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改善学习效率与效果”上,这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探索的重点。

最后,钟秉林建议,学校首先应当密切跟踪科技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趋势,并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理性选择技术应用,避免盲目决策和使用。同时,学校必须厘清以信息技术助力的课程教学并不等于学校教育,要区分二者的关系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