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斗门区“抓两头促中间”,力推教育提质升级

斗门区“抓两头促中间”,力推教育提质升级

斗门区重视教育均衡发展,采取多项措施促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图为斗门一学校学生在上课。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进入中高考最后的“冲刺期”。近期,珠海斗门新建成的珠峰实验学校、齐正小学和斗门区容闳学校也宣布将于今年9月招生,步入正式启用前的冲刺阶段。

透过中高考,可以窥见一座城市的基础教育水平。如何答好“教育改革”这张考卷,是城市发展中优先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以横琴新区、金湾区和高新区为代表的珠海各区纷纷外引“名校”,与北师大、华中师大以及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办学,形成“高位嫁接名校”的局面。

作为传统教育大区的斗门,面对外来名校抱团涌入珠海的局面,不少区属学校感到不小的“危机感”。斗门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如何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创新治理校内外教育发展生态,更好地满足市民“上好学”的朴素愿望呢?

动向▶▶容闳学校今年9月招生

在珠海的城市版图中,斗门区地广人多,下辖五镇一街道,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于井岸城区,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不过,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这个现象正在改变。

5月25日,珠海容闳学校首个单体分校——斗门区容闳学校宣布,其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并为斗门区等珠海西部地区提供超过1200个优质学位。数据显示,斗门区容闳学校总投资超2.3亿元,规划办学规模为36个小学教学班,并将全部采用精英小班制教学,将班级规模控制在36人以内。

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配套,一直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关键所在。珠海容闳书院院长、斗门区容闳学校校长兰祖军表示,斗门区容闳学校依托珠海容闳学校16年的办学经验积淀,将延续总校的办学理念、特色教育模式、系统的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以及教科研支撑,从而改写斗门缺少高端教育品牌的历史,加快了斗门基础教育国际化步伐。

这是民办名校第一次将“疆土”拓展至斗门区,一方面将把斗门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但同时也让公办区属学校产生了“危机感”。

实际上,这份“危机感”蛰伏已久。

优质教育是吸引人才的“法宝”,最近几年,珠海各区纷纷外引“名校”,与北师大、华中师大以及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办学,形成“高位嫁接名校”的局面。

其中,横琴新区采取公办民管模式,引入华发教育集团委托管理横琴中心幼儿园、横琴一小和横琴一中;金湾区与省实采取“双核学区”模式,合作举办省实珠海分校附属初中;高新区先后与中山大学合作举办珠海中大附中和附小,与北京师范大学委托管理举办了金鼎中学,形成唐家、金鼎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两翼格局。

最新消息则是,珠海还将计划借助北师大珠海校区建设的契机,深化与北师大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在高新区开办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在珠海形成北师大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

“与此同时,珠海基础教育的领头羊香洲区也在苦练内功,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用力,提升教学教育质量,而斗门区目前仍单靠学校的力量,教育理念与香洲区存在一定差距。”斗门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珠海各区“外引内扩”的背景下,斗门53所公办学校和家长产生了“危机感”,基础教育领域的“鲶鱼效应”由此产生。

均衡▶▶12所“领航学校”引领基础教育升级

斗门区是珠海的人口大区,同时有着广阔的农村面积,这就注定了斗门教育必须走向更普惠、更均衡、更有质量的未来。

“强内功”,是斗门教育应对城乡教育均衡问题的核心思路。

今年4月18日,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浦东新区,杨思小学的课堂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学生”——34名斗门“领航学校+”工程项目成员,他们有的是学校校长,有的是普通教师,通过学习上海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他们在此看问题、找差距、学理念、攒经验。

浦东新区杨思小学创建于1906年,是浦东历史上四大中心校之一。学校门口“百年风华”四个大字见证了这所学校的悠久历史。

“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健康成长”,是杨思小学的办学目标。近年来,该校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为抓手,坚持校内学科类竞赛活动,如书香节、数学大王、美文朗读、写作比赛、英语朗诵等,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实践中推进素质教育。

在跟岗学习中,该校的特色教育展示让“领航学校+”工程成员赞叹不已,也产生不少共鸣。

“回去后,我们将结合学校的‘水韵教育’,即培养礼、静、博、能的学生,着力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尝试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找出符合校情发展的道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提高育人效果。”莲洲镇横山中心小学校长黄建尧说。

无独有偶,井岸镇第二小学校长梁景敏则表示,“未来将着力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培养我校学生向善、求真、自信、知礼的品质,还要完善教师个人教学、育人差异性的有效评价机制。”

实际上,这并非“领航学校+”工程项目成员的首次外出学习。2018年,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斗门区宣布实施学校品牌创建工程,从全区中小学校中遴选出12所作为领航学校,集中对这些学校的34名管理层开展为期两年包括集中研修、跟岗学习、入校指导、入区培训、线上学习、课程实验等系统培训。

如果说,12所领航学校组成了斗门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联盟,那么在此基础上斗门还在重点提升的10所质量相对滞后的学校,则在全区基础教育格局中形成了“抓两头促中间”的生动局面,为斗门教育均衡充分发展提供了舞台。

壮大▶▶年内新建和改扩建7所学校

2018年,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在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引发了一场教育均衡问题的全民大讨论。

然而,斗门的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的问题却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成为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和前沿研究方向,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

于是,一场学校间的网络协同教学大实验展开了。斗门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4月至今,我们组织了全区部分小学美术、音乐、科学和信息技术名师,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城区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实时网络协同教学,至今建设了34间网络协同平台,已开展近200节课。”

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在取得良好效果后,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的这一方式,将在斗门逐步常态化实施,从而盘活区域教育资源,让区域内入学机会更公平,教育资源更公平,教育水平更优质。

如今,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斗门撬动学校育人模式变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杠杆。数据显示,2018年,斗门全区53所公办学校完成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7所学校参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成果现场会;已有省、市、区级特色课程30项。

学校通过课程变革找到突破口,更好地为孩子打通了上升的渠道。数据显示,2018年珠海中考中,斗门考生上市一中正取线人数69人,比去年增加4人,考上上五所示范性高中正取线人数达715人。

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越做越香,也越做越大。就在不久前,斗门区两所新建的学校——珠峰实验学校和齐正小学宣布正式建成,并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其中,珠峰实验学校建设办学规模为小学36个教学班,可提供1620个学位;初中办学规模为18个教学班,可提供900个学位。齐正小学学位的建设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能提供1080个学位。

除此之外,今年斗门还将增设学位纳入“十件民生实事”,明确将推动新建博雅中学、西湖学校两所学校,并改扩建白蕉镇六乡中学、白蕉镇中心小学、乾务镇五山初级中学、乾务镇中心小学和斗门区第四中学等5所学校。

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