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酒“涨声”又起!一瓶白酒比去年贵100元,线上促销却优惠惊人!咋回事?)
春节临近,作为春节饭桌上的必备品——白酒,也纷纷开启了新一轮涨价潮。
这次调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春节将至中高端白酒纷纷涨价
11月11日,酒鬼酒公司发布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52度500ml内参酒平台商配额内战略价上调50元/瓶。
11月25日,剑南春发布提价通知,2020年1月1日起,水晶剑和金剑南K6将提价20元/瓶。
12月2日,泸州老窖国窖宣布即日起,43度国窖1573、46度国窖1573计划内配额价格分别上调30元/瓶、50元/瓶。
随后,水井坊、洋河梦之蓝、郎酒等酒企也纷纷宣布旗下产品涨价。
上海消费者:春节大家都有习惯去买白酒,然后年夜饭上喝一下,稍微好一点的,也是1000元左右,所以涨幅如果在几十块钱,我觉得对于真正需要的人,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上海消费者:上涨是很正常一种现象,毕竟是市场经济。需求上升了,价格肯定会随之上涨,这很正常。
大部分的上海消费者认为,春节期间白酒涨价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市场行为,而少数消费者认为,涨价的幅度不太能接受。
据记者了解,这次春节白酒平均成交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10%。去年春节五粮液的终端成交价在850-900元左右,而今年的终端成交价在950-1000元左右。
国盛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 符蓉:我们能看到的是今年春节的价格,从消费者购买价格来看,基本上是属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因为白酒中的成交价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春节也是属于白酒的消费旺季,在供需关系的促进作用之下,白酒价格的小幅上涨其实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可控的。
白酒厂商左手涨价电商平台右手促销
年末白酒涨价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市场行为。但是白酒厂家一边在涨价,而另一边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记者发现不少中高端白酒在进行促销,中高端白酒的打折优惠力度十分诱人。
例如在泸州老窖官方旗舰店,买一瓶500ml的52度国窖1573的原价是1299元,促销价是1099元。同时,各种类别的白酒都有着不同的促销,线上的促销会对线下的白酒销售造成影响吗?
酒玩家副总裁 许震华:酒水在电子商务上的销售额在我们整个行业占比不到5%。从活动力度来说,它的降价促销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差异化的度数和差异化的产品上面,对我们线下的连锁门店,包括酒行来说影响并不大。
上海盛铭酒业有限公司经销商 王茹:从群体上看,在网络上买酒的人和在实体店买酒的本来就是两类客户,年龄层不一样,所处区域也不一样,比如“北上广深”更喜欢在电商上买酒,二三线城市更喜欢线下实体店买酒。
王茹从事白酒行业多年,她告诉记者,不少电商平台都会对自己平台上的产品进行补贴,从而形成优惠。但是对于长期买酒的客户来说,线上线下买酒的价格其实差不多。
上海盛铭酒业有限公司经销商 王茹:如果线上价格是8折、9折,对于线下实体店的VIP客户或者老客户,也会有一个相应支持的力度。但是有一些跌价特别夸张的酒类,第一个是平台可以补贴的,还有一部分是马上要推新品,一些老产品会进行促销活动,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高端白酒格局形成“马太效应”品牌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作为白酒发源地,大大小小的白酒企业不计其数。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格局又将如何变动呢?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目前我国的白酒生产企业约有2万多家,而上规模的企业却仅有1500余家。
高端酒市场以600元作为划分高端白酒的分界线,主要由茅台、五粮液 、梦之蓝和国窖1573占据 。次高端市场则由郎酒、水井坊、剑南春等酒企占据。
记者年前走访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对于白酒需求从以前注重价格到如今更追求质量。
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危永标:中国市场白酒品牌太多,所以消费者也比以前更精明了,对于品牌产品的要求都往上提。比如说性价比、品质、包装、服务,消费者要求都比以前高。所以马太效应就会出现,就是强的品牌越强,弱的品牌越弱,大的品牌更大,小的品牌可能就被挤压下去。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场几大知名酒企占据着整个白酒行业近80%的利润。
而通过提价占据市场份额则是各大酒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酒玩家副总裁 许震华:它有阶梯阵营的,比如名酒厂分一线、二线、三线品牌,阵营分好了以后,每一个阵营,其实大家都希望提价往上站一个阵营,当它站不上去的时候,当别的酒厂往上提的时候,它没有办法,它必须提。不提价的话,整个品牌价值在10年以后就弱化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总产量达到635.08万千升,同比增长1.42%。销售收入4548.63亿元,同比增长10.45%。利润1122.20亿元,同比增长19.34%。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白酒行业已经进入了竞争品牌力的阶段。
国盛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 符蓉:名酒时代已经到来了,后续可能更多的是品牌力是一个核心竞争力。我们看到的茅台、五粮液这几年业绩表现比较好,但是看不到的是很多中小酒企退出市场,这一趋势未来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