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威海市对口援建助力门源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在门源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作为对口支援的威海市,按需帮扶,精准对接,完善援建机制,提升援建层次,转变援建模式,极大地激发了门源发展活力,为门源经济社会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

    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威海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深化援建项目与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不断厚植门源现代产业新优势。2019年,实施了旱台村高原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门源县藏医药传承中心项目等援建项目7项,投入援建资金5050万元。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依托优势资源,建成了工厂化冷水鱼繁殖和育苗项目,开发种植火焰蔘项目,为门源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整合青鲁缘高原冷凉蔬菜生态产业园、冷水鱼繁殖和育苗等援建项目及周边自然资源,积极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业、民俗旅游、新农村建设,有山东特色多功能于一体的“鲁青园”田园综合体,助推了门源生态旅游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智力支援助推民生领域发展

    威海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援建工作的首位,将援建资金和项目重点投向精准扶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层民生领域。通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条件,带动旅游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选派18名专家为门源县级医院业务能力提升和拓展提供帮助,援建了妇科腔镜诊疗中心,成立了盆腔性疾病专科、鲁青眼科中心等科室,捐助了210万元的眼科显微镜等医疗设备。立足地方病、常见病、高发病的防治,建立“流动诊所”,开展远程诊疗,使门源人民共享威海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开展的腹腔镜三级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填补了门源空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附件切除等手术均为海北州首例。门源县派出9名业务骨干到威海医院各科室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学习,有效提升了门源县医生医技水平。选派了15名教育人才,开展了中小学大调研活动,摸底遴选门源县优秀种子教师,计划启动“门源名师种子行动计划”,开展的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等活动,推进了门源教育云平台与山东省远程教育资源互通共享。门源县11所幼儿园、17所中小学与威海市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并组织门源教师赴威海进行了培训。威海一中海北高中班在2019年高考中,一本考取率达到100%,1名学生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实现历史性突破。

    真情援建加深交流交往交融

    威海市坚持真情援建与交流交融并举,积极推动威海各区市与门源各乡镇、威海市直各有关部门与门源县直各相关部门全面建立了全方位、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援助工作格局和援建机制。县乡结对扩大为“4+12”,实现了对门源县12个乡(镇)结对帮扶全覆盖。威海各区市扩大帮扶覆盖面,落实帮扶资金1200万元,集中用于产业配置、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劳务培训等方面。威海市举办结对帮扶乡镇干部、所辖“村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等相关人员“守初心,找差距,促提升”主题培训四期260余人。

    严守纪律展现威海干部风采

    威海市援青干部人才在门源期间,努力克服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适和困难,扎根高原,牺牲奉献,在分管领域勇于担当履职,大胆拓展工作思路,以先进的理念和扎实的作风,积极搭桥山东援青项目落实,为门源改革发展献计献策,成为了青鲁两地沟通交流的桥梁、友谊的使者。先后为门源县争取落实各类援建项目和资金,冷水鱼育苗繁殖、电商扶贫、“鲁青园”、“火焰蔘”等一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逐步成为造福门源百姓的精品项目,“威海名师送教门源”行动、“郭刚恒名医工作室”等务实举措,使门源人民幸福的生活在山东援建的实惠中。特别是以卫玮同志为领队的第四批威海援青干部人才到门源后,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克服气候、饮食等各方面的不适,连续两个月不下高原,深入到各乡镇、村社、企业,尽快熟悉州情、县情,迅速进入角色,全力推进援青和分管工作,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推动冷水鱼繁育基地鱼苗正式发售,还搭建了“励青公益”电商平台,协调争取并率先启动智慧援教工程等,充分展示了威海干部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风采,为门源各族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