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美丽经济”焕发乡村活力

原标题:“美丽经济”焕发乡村活力

“美丽经济”焕发乡村活力

禄市镇百万玫瑰·梦幻花海一角。

  华蓥市禄市镇位于华蓥山中段西沿,面积26.85平方千米,属于低山浅丘与平坝相间的地貌形态。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之后,该镇因地制宜,坚持“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绿色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昔日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致富增收。

  2019年,该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被授予“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森林小镇”称号;2020年,该镇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

  现场故事: 荒地变景区 家门口就业

  5月7日,在位于禄市镇六水沟村的百万玫瑰·梦幻花海里人头攒动,前来观花赏景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摆摊设点的村民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9点刚过,该村3组村民胡良香走出家门,来到一墙之隔的百万玫瑰·梦幻花海景区上班。

  “每天景区开门迎客,我就正式上班。”胡良香告诉记者,景区打造完成之后,她就申请在家门口开小卖部,售卖旅游商品。土地流转给景区之后,胡良香家的收入节节攀升。景区每年给她支付30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小卖部生意好时,一月可以挣上1000多元。

  “把土地流转给老板后,又给他打工,每天可挣50元工资,很划算。”六水沟村4组村民冉茂芬常年在景区打工,原本拮据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冉茂芬脸上时常挂满笑容。

  除了在景区务工,当地村民还纷纷利用自家房屋,在景区附近办起农家乐,做起小生意。少数村民还将自家的民房改造成民宿,供游客过夜。

  “如今,我们村几乎没有人在外地打工,大家看到家乡变得这么好,都回来创业了,不仅可以照顾老人孩子,还能在家门口赚钱。”村民胡云华告诉记者,发展旅游业开辟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归巢”。

  荒地变景区,在禄市镇不止六水沟村。在小驴山村,业主王晓龙租赁600亩河滩地和撂荒地,兴建湿地公园,打造“海棠博览园”景区,栽种玫瑰、紫薇、海棠、鸢尾、荷花、美人蕉等植物,引进世界各地名贵优良花木12个系列近500个品种,带领群众在贫瘠的土地上发展“美丽产业”。

  在月亮坡村,业主欧阳晓玲发展3万余亩的蜜梨产业,打造广安蜜梨度假村,把荒山变成了“聚宝盆”,实现了“梨园增效、果农增收”。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禄市镇不仅盘活了土地、扮靓了乡村,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未来,我们将不断延伸‘美丽产业链’,促进农业与观光游览、产品体验等休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集聚倍增效应。”禄市镇工作人员贺薇琳说。

  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禄市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注重科学规划,围绕优质蜜梨、名贵花木两大主导产业,有序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美丽产业”,焕发乡村活力。

  该镇巧借产业发展东风,不断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围绕“建成一个产业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区”目标,注重一花一草景观打造,挖掘花卉苗木文化内涵,做优景区接待服务功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乡镇金字招牌。

  提升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该镇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广大农民重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邻里互助、彼此包容,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等传统美德,实现新农村里处处皆是新气象。

  记者感言:华蓥市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乡村振兴是一个伟大的变迁,同样也是艰难跋涉的过程。要从根源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仅需要建房修路等物质上的投入,还需要不断谋划完善产业,助农长效增收,以及不断提升乡风文明,传递开放包容、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注重品质、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整治有效、生活富裕”。禄市镇做活了产业经济,带动了群众增收,助推乡风文明,改善了生态环境,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发展后劲。而这,只是华蓥市乡村振兴的一处掠影。

  放眼望去,一股蓬勃奋发的生机和活力,正在华蓥的广袤乡村勃发。以生态文明改造传统农业,以农旅融合提升乡村风貌,华蓥市乡村振兴未来可期。(广安日报 华蓥记者站 邱海鹰 记者 刘莉华 文/图)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