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这个清明小长假,江南江北不见细雨霏霏,却是阳光明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评论理论部“姿正腔媛”工作室做了一个小小的策划,题目是:“萌娃读诗寄清明”。

  策划分缅怀祖先、祭奠先烈、赏春踏青三个主题,每天邀请一个“小小萌娃”——评论理论部的“编外成员”——为您朗诵两首清明诗词,并请她们的评论员妈妈给您解读清明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推出第一篇《清明空净,慎终追远》,敬请关注。

  

(时长:01:00)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赏析

  

  何谓“清明”?据光绪年间成书的《燕京岁时记》所引的《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也就是说,这时候,春意盎然,空气清新,万物生长,蕴含温故知新之意。杜牧《清明》一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第二首诗写的是寒食节,这是如今人们相对忘却的一个节日。寒食节是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此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功臣介子推。春秋时,介子推曾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在晋文公危难之时,曾“割股奉君”。文公复国后,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其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山而求贤,介子推宁死不出山,抱树焚死。晋文公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改绵山为介山,并下令于其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节”。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与《清明》一诗的凄迷纷乱、峰回路转不同,韩翃的《寒食》带有明显的借诗讽喻之意。宫廷传蜡烛照明,其烟袅袅散入国戚贵族家中。所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体如是。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寒食与清明离得太近,渐渐合二为一。原本只是节气日的清明,吸纳了寒食节吃寒食、祭祀、踏青等习俗,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如今人们在清明节祭拜扫墓、踏春赏花,不见“风吹旷野纸钱飞”,但见“人面桃花相映红”。

  

  

  

  观潮君语

  

  清明空净,给灵魂一次洗礼

  如今过传统节日,我们常常觉得少了些文化的韵味。把端午节过成粽子节,把中秋节过成月饼节,更神奇的是,我们能把所有的节日都过成购物节、旅游节。这自然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滥觞,但又何尝不是灵魂的无所归依。

  身处都市的我们,激烈的竞争,生计的繁忙,已经很少有时间跟精力去思念那些逝去的人和事。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那么,如何去审视生活呢?对中国人来说,清明节即为一个审视自我、审视过去的契机。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这一天,我们直面生死。中国文化历来回避死亡的话题,所谓“未知生,焉知死”。但清明节是一个例外,悼祭亡者,缅怀先人,中国人不得不直面死亡的命题。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感受到的,既有“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的死寂,也有“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鲜活。

  

  对于死亡,中华民族少了些“向死而生”的悲壮,多了些“绵绵瓜瓞”的希望。生与死不是一个绝对对立的存在,而是生死并置、不断死亡又不断新生。所以,我们相信“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于个人,一个小小土堆隔着的即为生死。这边是“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那厢是“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这边是自己的现在,那厢是亲人的现在,也将是自己的未来。想到这,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悲戚伤感,但眼前的“梨花风起”,又是如何的生机盎然?这是春天呀,是生机勃勃的时节,是创造希望的时节。

  

  春天的清明,总是会冲淡死亡带来的恐惧,让我们重新看待生死,看待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敬畏所有的一切。善意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永存一颗尊敬和感恩之心,“追思先人,勿忘生者”,才会有直面生死的勇气与豁达。

  

萌娃读诗寄清明(一):清明空净,慎终追远

  

  这一天,我们亲近自然。“清明要明,谷雨要雨”。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藏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也鲜活地展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也是今人在清明这个节日里需要重新领悟和传承的文化记忆。

  古人“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亲近自然,“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是亲近自然,“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也是亲近自然。如今,我们逐渐摒弃烧纸、放炮、摆贡品等这些沿袭千年的习俗,倡导鲜花、思念墙、心愿卡、祈福丝带等载体来表达寄托哀思,又何尝不是一种亲近自然?

  如果说生死问题是对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审视,那么亲近自然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审视。过一个有文化的清明节,有内涵的祭奠仪式自然是应有之义,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文化基因融入日常的生活。

  对亲朋好友的真切关怀,对陌生人的友好微笑,不乱扔垃圾的自觉……清明文化诉求的,不就是家庭和家族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清明舒朗,自然环境的干净美好?在这一天,让我们好好陪陪家人、聊聊故人,享受春光明媚,感受生命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