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大巴山深处,一个深度贫困乡正在改变

  3月7日,薄雾,巫溪县天元乡天元村海拔1600米处的高坪。

  山上只住着郎永万一家人。看到市教委扶贫集团驻天元村第一书记、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科员邹川,62岁的郎永万热情地招呼:“邹书记,路修好了真方便!等天气好了,我准备把十几箱中蜂运到红池坝去‘赶花’。”

  郎永万口中的路,就是由市教委扶贫集团牵头修建、连接高坪和天元乡场镇的一条1.8公里长的机耕道。

  位于大巴山深处,距离县城75公里的天元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自2017年9月起,市教委扶贫集团(含63所市属高校、10个市教委直属单位、19个成员单位)对口扶贫天元乡,并有一支10人组成的扶贫工作队驻扎在天元乡。

  一年多来,市教委扶贫集团的帮扶给天元乡带来了怎样的改变?3月初,重庆日报记者在天元乡驻乡采访一周,了解这个贫困乡的变化。

  1.8公里机耕道联通山外的世界

  “以前山上没有公路,从场镇到山上要走山路整整一天!沿途很多地方是倾斜度近45度的陡坡,有几处险要的地方旁边就是悬崖……”郎永万说。

  除了山顶的郎永万,在半山的中坪,住着犹久堂等3户人;再往下的横台,还有7户人家。多年来,这些村民饱受交通不便之苦,也因为交通不便,这11户人家中有7户是贫困户。

  修一条通往山下的路,是村民们的梦想。

  但为11户人家修一条上山的路,值不值?市教委扶贫集团驻天元乡工作队和乡政府工作人员经多次实地考察、评估,得出结论:“村民有土地,可以种药材;山上有野花,可以养中蜂。”“如果路通了,他们的农产品可以顺利销售出去,从而脱贫。”

  最终,市教委扶贫集团将这条路纳入集团帮扶天元乡的项目之中,由集团成员重庆城市建设集团提供资金,邀请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勘察、设计路线……

  2017年12月,施工队上山施工。别小看这1.8公里的路,仅设计方案就改了3次。由于要避开巨大的岩石,加上地势陡峭、山石坚硬,施工难度很大。

  如今,一条三四米宽的机耕道,已经直通11户人家的门口。“我家里6亩地,种上了前胡、大黄等,我还养了3头猪,十几箱中蜂。”郎久万喜滋滋地说,这些东西卖出去,年收入近万元。

  市教委扶贫集团驻天元乡工作队队长、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左益介绍,集团也努力帮助当地加强产业路、村级联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在天元乡规划实施的74个脱贫项目中,市教育扶贫集团协调到位资金2800万元,并落实计划外帮扶项目32个,帮扶资金近500万元。

  传授种养技术引导发展特色产业

  “春季养蜂要抓好三招,才能获得蜂蜜高产。”3月6日下午,天元乡香源村村民刘才军正通过手机上的“天元乡乡村扶贫网校”学习养蜂知识。

  刘才军以前在陕西、湖北等地打工,2015年回家养蜂,但产量不高,加上山区信息闭塞,蜂蜜也不好卖。

  2017年9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与老年服务学院党总支书记傅伟来到香源村担任第一书记,刘才军便向他诉苦:“傅书记,我家里积了许多蜂蜜,卖不出去怎么办?”

  傅伟经全面调查得知当地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后,多方设法过网络平台帮刘才军及其他村民卖蜂蜜、天麻等土特产,效果很不错。

  之后,傅伟花了不少时间,开发出一套天元乡脱贫攻坚信息管理系统(可对贫困户信息、扶贫项目实施等进行动态信息管理),又开发出“天元乡乡村扶贫网校”,向村民传授新的种养技术。

  “大家可以随时上网校学技术,方便得很。”刘才军说,他采用新的“活框”技术养殖了100多箱中蜂,去年卖出蜂蜜近千斤,收入8万多元。现在,他还带动了周边好几户村民一起养蜂。

  天元乡党委书记林永介绍,天元乡最低海拔625米,最高海拔2650米,是典型的立体高寒山区,下辖9个行政村,全乡共2313户8302人,目前尚有124户361人未脱贫,“产业兴旺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牛鼻子’,但天元乡素有‘九山微水一分田’之说,土地贫瘠以及村民种植‘三大坨’(红薯、土豆、玉米)的传统习惯导致经济收入普遍不高。”

  如今,在市教委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下,天元乡各村的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在新华村,来自重庆三峡学院的第一书记鄢沛带领村民建起珍果园,规模种植百香果等;在新田村,来自重庆科技学院的第一书记易飞,带领村民规模化发展中药材、中蜂等产业;在香源村,傅伟不仅带领村民建起魔芋基地,还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白芨。

  一根绣花针带动百余绣娘增收

  距离天元乡乡政府不远,有一栋别具风味的吊脚楼。这里,就是巫溪县人社局去年11月支持“大宁河刺绣”传承人唐丽娟开办的扶贫车间“绣楼”。

  唐丽娟介绍,“大宁河刺绣”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天元乡、红池坝等地,几乎每个妇女都会绣帽子、鞋子。目前有115位绣娘在“绣楼”工作,唐丽娟则从北京、深圳等地接订单,大家按件计酬,也可以在家里绣好了再拿来。

  “我们每绣一个抱枕,有50元工钱,绣团扇、云肩等工钱更高。”陈华礼是天元村的贫困户,女儿有脑震荡后遗症,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人,“以前就靠老公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挣钱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我在绣楼做工,一个月可以挣三四千元。”

  利用当地特色进行文化扶贫也是市教委扶贫集团的一大特色。如四川美术学院为万春村开发刘氏庄园、顶寨等旅游资源;重庆三峡学院为新华村包装打造麻花、红糖、苕干等“乡愁”农产品品牌;长江师范学院设计了位于新华村的市扶贫教育体验基地,基地包含农俗文化展示区、农事体验区、扶贫成果展示区等,以记录天元乡脱贫攻坚的这段历史和变化。

  林永表示,目前天元乡的贫困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其中贫困户参合率80%;新建扶贫车间8个、产业基地9个,吸纳就业人数430人,其中贫困人口235人;落地订单种植中药材12000亩,栽种特色经果14000亩,全乡蜂群达到11000群,养殖毛猪、山羊、黄牛等12000余头(只)……去年,高标准高质量减贫219户692人,新田村整村脱贫销号,贫困发生率由14.1%降至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