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史可法路杨柳换法桐,烟台观海路银杏换白蜡,深圳罗湖区解放路砍伐迁移榕树……眼下正是植树季,一些城市出于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道路品质等方面考虑,对行道树等绿化树木进行了更换。
看到不少胸径三四十厘米的大树立在广场上,甚至在“从谷歌地图上都看得到”;中部地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斥巨资修建广场,仅6株双人合抱的银杏树就花费200多万元;23米的路边绿化,种6棵乔木已然嫌挤,规划图纸却要求种下27棵,栽下去,树都堆成“一坨”,如此现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绿化方式足见当地绿化部门的“良苦用心”。但是一味地采用“高价建绿”、“大树进城”,却是典型的“饮鸩止渴”、“杀鸡取卵”。
城市绿化的本意乃是美化街景、净化空气、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然而高价购买大树古树,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既保证不了成活率,造成巨额的资金和生态浪费,更有甚者,为迎接检查搞突击绿化、重复绿化。不仅加重基层工作负担,也严重浪费财政资源。这种贪大求洋、大树进城的做法只会让人民群众对这些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心生厌恶,暴露出了当地政府跑偏的政绩观,这种行为着实不应该。
这种“贪大求洋,高价建绿”的铺张式绿化现象为什么总是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呢?“大树进城”,背后实际是是政绩浮躁,一些官员抱着“政绩贴金”的心态,热衷于打造“政绩盆景”,造成一些城市绿化项目只是“看上去很美”。这种只追求眼前的短期效益,甚至不惜造假,打造“政绩盆景”的做法凸显了背后的跑偏政绩观,“绿色工程”变成了“面子工程”,要坚决制止这种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做法,还需扶正跑偏的“绿色政绩观”。
森林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营造城市森林,形成一个近自然系统,并发挥其生态效益来实现城市宜居。但是,目前不少城市却本末倒置,重视外在景观打造,忽视生态系统建设,热衷于打造“政绩盆景”,造成一些城市绿化项目只是“看上去很美”。这种只追求眼前的短期效益,甚至不惜造假,打造“政绩盆景”的做法凸显了背后的跑偏政绩观,必须及时叫停!
城市绿化,还需扶正官员跑偏的“绿色政绩观”,莫让绿色“蒙尘”,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克服政绩“浮燥症”,同时建立严肃问责制度,来制约官员的权力,要用最少的钱,建更多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