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陕西非遗:古老民俗闪耀时代光彩

  11月13日一大早,华州皮影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薛宏权已经开始为第二天的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重头戏——“文化陕西”(香港)旅游推介会做准备。

  “不能误了陕西的大事。”薛宏权告诉记者,“这也是展示咱们民俗文化的好机会。”

  这已经不是华州皮影戏第一次出现在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了。随着陕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持续加快,剪纸、皮影、泥塑等传统民俗文化不断走出去,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三秦大地厚重的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到陕西、到它们的故乡“探秘”。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陕西许多珍贵的民俗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濒临消亡的问题。“90年代末,华州皮影就剩5个班社了。”薛宏权说。华州皮影的“命悬一线”,正是那个时期陕西众多民俗文化资源生存状况的缩影。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产品匮乏,民俗文化有一个复苏繁荣的阶段。但是,快速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影响,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青年一代中,传统文化迅速式微。许多文化遗产来不及挽留、来不及抢救,就随着艺人匠人的逝去而消失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说,“国家发展取得的伟大成绩,也不断激发着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从政府到学者,再到普通群众,对传统文化越来越看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一经出现就很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0年,我国开始为非遗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2年,“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启动。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201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截至目前,我国是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最多的国家。

  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也不断加大。原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刘卫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说到底就是对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2007年以来,我省就持续开展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系统性梳理和动态化管理。”2014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出台。2017年,《关于陕西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出台。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

  2007年,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邰瑜、邰立平,安塞剪纸传承人李秀芳、高金爱,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深,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孟树锋,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义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截至目前,陕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98人;省级名录项目600项,国家级名录项目74项。西安鼓乐、中国剪纸、华县皮影戏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陕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实现了传承,而且实现了创新发展和华丽转身,绽放出了新的时代光彩。

陕西非遗:古老民俗闪耀时代光彩

  11月9日,在华阴市双泉村的芦苇荡边,华阴老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喜民和伙伴们在练习老腔。

  华阴老腔 魅力惊艳世界舞台

  11月9日,初冬的清晨。华阴市双泉村一处普通的农家小院传出了激昂的老腔唱曲,几位身穿马褂、腰扎布带的老人围坐在院子里的小方桌周围唱起了老腔。

  “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正中央端坐、手捧八角月琴的老汉开始招呼大家。

  “好咧!”围着桌子坐了一圈的老汉们,手拿不同乐器,精神十足地附和着。

  坐在中间的正是华阴老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喜民。随着他的吆喝声,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喇叭声、铃铛声、木头敲击板凳的声音瞬间一齐迸发,这个小院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自家的板凳、自制的琴弦、一块惊堂木、口耳相传的千年唱词唱腔,源自西汉时期关中船工号子的华阴老腔,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摇滚”。

  2016年,张喜民和他的伙伴们与歌手谭维维在中央电视台春晚的舞台上共同合作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让流传两千多年、充满原生态美的华阴老腔响震全国,惊艳海内外。

  张喜民14岁就跟着父辈学习老腔,后来自己成立了老腔班社。在农村文化生活还不丰富的时期,当地的红白事、庙会少不了老腔表演。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鲜时髦的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乡村,老腔演出往往被电影、文艺晚会取而代之。“有时台下的观众还没有台上的演员多。”张喜民说。

  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现任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的党安华发现了给皮影戏做幕后伴唱的华阴老腔那充满激情的艺术张力,于是提议将其搬到幕前。就这样,华阴老腔独特的表演魅力才得以呈现给观众。

  2006年,导演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中凭借“老腔辅助故事的叙述”,为老腔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话剧《白鹿原》在全国演出,更使得老腔声名远播。2012年,电影《白鹿原》在全国热映,再次让老腔赢得了无数“粉丝”。

  对张喜民来说,2016年春节圆了他“老腔上春晚”的梦。但他觉得更有意义的演出则是在今年9月3日,他们再次与谭维维团队合作表演的《丝路回声》,登上了中非合作论坛文艺晚会的舞台。古朴老腔和现代摇滚的结合,赢得了中非领导人和各国来宾的阵阵掌声。

  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随着华阴老腔表演团队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领略到了华阴老腔的独特魅力。

  “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催开青鬃马,豪杰敢当先;正是豪杰催马进,前哨军人报一声。”随着小院里老腔艺人们的一吼,那高亢的旋律、激昂的唱词,瞬间令人热血沸腾。

陕西非遗:古老民俗闪耀时代光彩

  2017年6月10日,渭南市华州国际皮影文化生态园,来自莫桑比克的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体验皮影制作。

  华州皮影 创新中的华丽转身

  造型优美、雕刻细腻、染彩厚重、唱腔委婉……华州皮影戏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改革开放初期,这项享誉国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一度遇到了极大困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州皮影有过一个鼎盛时期。一个县可以组建起50个班社,同唱100台皮影戏。到了20世纪末,最小的皮影戏艺人都55岁了。”薛宏权14岁开始学皮影,见证了华州皮影重获生机的过程。

  “有了电影电视电脑,皮影戏的受众锐减。演皮影戏不赚钱,所以极少有人主动来学习。尤其是年轻人,几乎不再参与皮影戏的表演,也不再看皮影戏。”如今,说起当年皮影没落的情景,薛宏权仍感慨万分。“幸运的是,2000年以后,有了政府的保护,皮影戏终于得以传承。”

  得到保护之后,如何实现发展?以薛宏权为代表的一批皮影艺人在稳住阵脚的同时,积极扩展市场。在皮影雕刻上,他们在保留侧面形象基础上创新设计出了正面皮影形象,凸显人物性格,并将中国画、工笔画等手法融入皮影艺术,丰富了产品内涵;每年无偿开办雕刻培训班,培养制作人员,扩大产量;开发摆件、挂件、首饰、用具等文创产品,让皮影产品走进了更多家庭……

陕西非遗:古老民俗闪耀时代光彩

  2017年6月10日,渭南市华州国际皮影文化生态园,来自巴基斯坦、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的130余名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通过学习表演皮影戏、老腔等,体验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薛宏权还创新皮影戏表演形式,融入了现代舞美、布景、照明、投影和音响、传输手段,先后排演了传统皮影戏《借水》《猪八戒背媳妇》,童话剧《老鼠偷油》《龟与鹤》《聪明的猴子》,现代剧《丝路风》《闹社火》,皮影芭蕾舞剧《喜儿》,迈克·杰克逊经典街舞等,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华州皮影戏不仅登上了央视、东方、凤凰等10余家媒体的舞台,在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华州皮影戏还参与了‘上合之夜’国际电影节演出。今年11个月,光我这里就演出了271场,吸引观众2.85万余人。”薛宏权自豪地告诉记者。

  通过创新推广方式,华州皮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制作。“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创作了《西游记》系列和十二生肖系列的DIY皮影雕刻教材,组织学生参观皮影生产流程,讲授雕刻课程,现场传授皮影制作技艺。学生将自己做成的皮影成品带走,这样他们就有兴趣了。”薛宏权说,“今年,我们接待了莫斯科艺术学院、中央美院、北大、清华等国内外53所知名大学学生团体,大概有1.4万人次。”

2017年2月5日,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民间艺人在制作泥塑鸡。

2017年2月5日,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民间艺人在制作泥塑鸡。

  凤翔泥塑 “泥耍货”成了金招牌

  在宝鸡市凤翔县,彩绘泥塑已经融入老百姓的婚丧嫁娶、祭祀庆典、走亲访友等习俗活动中。

  凤翔县的六营村被誉为“ 中国泥塑第一村”,这里的村民有制作泥塑的传统。40多年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民已经开始大规模制作泥塑,而且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和喜爱。但很长一段时间,凤翔泥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乡村的“泥耍货”。

  改革开放打开了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凤翔泥塑这一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民俗文化活化石受到了世界的瞩目,成为赠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世界政治文化名人的尊贵礼品。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荣获多项大奖,还远销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凤翔泥塑生产已经成为六营村及周边村庄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资料照片

资料照片

  六营村的胡深、胡新明、杜银、敬萍、胡小红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传承人和代表人物,不仅传承泥塑的传统工艺,而且在用料、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还不断吸纳新的制作工艺。目前,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小红泥塑工艺品合作社相继注册运行,形成了以泥塑传承人和代表人物为引领,全村60%的农户从事泥塑生产的局面。

  围绕泥塑产品,六营村的文化产业红红火火。村里成立了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办起了泥塑传习所,30多户村民捧上了文化饭碗。不少贫困户跟着老艺人学习手艺,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年底还高高兴兴领到了分红。随着泥塑马、泥塑羊登上生肖邮票,特别是凤尾鸡成为2017年央视春晚的吉祥物后,六营村泥塑对外的影响力空前高涨。2017年,六营村泥塑产业实现产值5200万元。2018年,到六营村参观游览、购买泥塑的游客超过20万人次,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了“文化+旅游”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