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这样一副漫画,有一个人脱下裤子,撅起屁股,对着旁边高举板子的人说,快打我,打了我就出名了。
一夜成名的网红?
不禁联想到当下的一些网红,为了成名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前有中国重庆小伙子冒死捅马蜂窝,然后进了重症监护室;后有俄罗斯小伙用辣椒酱、水泥泡澡,差点儿一命呜呼。看来想通过博眼球而一举成名的心理,是不分国籍的。
对于这些人而言,成名就是一场赌博,只要胆子够大,豁的出去,什么吸眼球就做什么,什么新奇就做什么,生吃老鼠、活吞章鱼、喝辣椒油比比皆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网红不像明星,就算你没有演技、没有漂亮的外貌,只要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博粉丝一笑,那便足矣。
因为,网络时代,流量即一切。于是,很多人便走上了这条能够“扬名立万”的道路,从最初的游戏直播,到前赴后继的吃播,再到大马路上尬舞、公交车内吃饭 ,甚至有的还戏耍交警,砸警车……全民直播时代,成名的门槛似乎越来越低。
而这种不顾一切的献身精神也促使整个直播产业在短时间内迎来了发展的高潮阶段。据第三方资讯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达到453.2亿元,较2016年增长63.6%。预计在2020年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1120.9亿元,同比增长25.4%。
同时,全民直播的热潮以及头部主播豪赚上千万的信息也刺激着很多年轻人的神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月入千万可能是他们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财富,网红无疑是他们走向财富的一条“捷径”。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故事,我们可是从小听到大。
但是,为了跻身这条捷径,他们千姿百态、无底线的博眼球行为却悄然改变了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与择业观。最近几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曝出14岁女孩儿给主播刷3万块礼物,16岁少年偷40万给主播刷礼物的新闻。
而极端炫富、未成年妈妈等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追捧。并且,在最新的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想当网红的比例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铁打的网红,流水的店铺
在网红“声名鹊起”之后,网红店铺随之诞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移动端的“产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在网红店铺的崛起中功不可没。但是,现在回过头看看这些店铺,真的是“铁打的网红,流水的店铺”。
第一代网红店几乎已经全部“沦陷”了,赵小姐不等位关门歇业了,彻思叔叔淡出网红界、瑞可爷爷半数门店停业,而后来的网红店铺几乎也在走着第一代的老路。不过,不同的是,网红店铺的时效性从起初的一年,逐渐变成了半年、三个月,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在网红店铺上可以说体现地淋漓尽致。
就以不久前迅速走红的网红脏脏包来说,因为吃完之后嘴巴和手上都会沾上巧克力而显得脏脏的,引起人们的争相模仿。在最疯狂的时候,多数面包店都开始兜售脏脏包,包括一些三四线城市。38元一个的价格,令人感到唏嘘的同时,还是有人持之以恒地在面包店门外排队。
但是,没过多久人们发现脏脏包不仅贵,而且也没想象中的好吃。自此,脏脏包也就偃旗息鼓,回归到了当初的默默无闻,人们对此也不再关心,开启了下一场的刺激之旅。
此外,网红店铺的兴起,也让一些无良商家有机可乘,雇人排队,买营销号吹嘘,疯狂捞一波走人。记得前不久有一卖化妆品的网红店铺,打着国际认证的名号,却卖着小作坊生产的产品。经过查询,才知道,国际认证,认证的是赠送的小样,真的令人啼笑皆非。而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网红店铺不在少数。
城市发展是否也可以抄近道?
几乎每个月都有网红、网红店铺、网红产品的出现,而随着带有“网红”标签名词的增多,城市也逐渐成为了“网红城市”,西安、重庆即是如此。从早期的西安年最中国,到引领各大景区的摔碗酒,再到肉夹馍大叔,西安从不温不火一跃成为互联网时代旅游的MVP。
重庆也凭借着洪崖洞、萌萌的熊猫、轻轨穿居民楼等活跃在抖音等各大短视频上,据相关数据统计,仅轻轨穿居民楼的视频在抖音等短视频上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一亿。当地游客量也实现了逐步提升,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
正如一些普通人一样,看到身边的人成了网红,会按捺不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想成为下一个网红。城市亦是如此,在看到西安、重庆等利用网红效应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火爆景点,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杭州、河南等众多城市以及景区也企图走上网红的道路,成为“下一个西安”、“下一个重庆”。
就以河南来说,河南的部分景区在前两年的时候,扎堆儿打造玻璃栈道,青天河、龙峪湾、伏羲山、三皇寨等都没逃过真香定律。虽然这些景点凭借着玻璃栈道,游客量迅速提升,但是,随着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失恋博物馆,各个修建了玻璃栈道的景点,游客量恢复如初。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有些景区从中捞了一笔。因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想要将一个人打造成网红,将一个景区打造成网红景区特别容易,只要有新奇的创意、好玩的视频、较强的渠道,90后、00后很乐意为此买单。
在通过快速吸引人们的眼球,聚集大量流量并从中获取回报之后,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对于一个景点来说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能够养活众多员工。所以,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赚钱无可厚非,毕竟它们存活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但是,作为一个寿命可能长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城市,是否也能带着这样的心理呢?其实,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对于有的城市来说是一颗止痛药,止得住当前,止不住未来;对于有的城市来说却是一剂催化剂,让一个城市沉淀多年的实力为人所见证,为世界所认可,真正地厚积薄发。
那么,旅游资源雄厚,但是却不敌南方一些旅游城市的河南能否凭借成为网红城市而实现突围呢?中国有句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对于河南旅游业来说,缺的究竟是巷子,还是酒香?答案显而易见,酒香,有酒并不代表酒香。
河南的旅游资源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遍地都是古迹,到处都是文化。豫北一贫困县,在历史上都出过十多位宰相,一个普通的村庄都有可能是楚河汉界。
人文初祖伏羲、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造字鼻祖仓颉、道家始祖老子、庄学始祖庄子、墨家始祖墨子、法家代表韩非子、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诗鬼李贺、画圣吴道子,等等,全部是河南人。
中国佛教发源地白马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龙门石窟、安葬关羽首级的关林、中国第一名刹少林寺、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中国最早的楚长城、中国道教第一宫太清宫、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的殷墟,等等,都在河南。
所以,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形容河南文化的厚重丝毫不为过。但是,河南的旅游却犹如一坛埋在地下千年的女儿红,人们知其香,却从未闻其香。文化打造上面难以触及根本,或许这也是其不如南方旅游的原因之一。
河南的人文景点较多,它与自然景观相对比,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缺乏视觉上的享受,而一些景区还将其打造成了“博物馆”。就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安阳殷墟来说,国家5A级景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经常出现在课本中,已经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烙印。
怀着那种期许,到了景区,从一个普通游客的视角来说,展区全部都是地坑,里面有一些骨头和车轱辘的残骸,旁边有牌子介绍哪个朝代的祭坑,真的没有什么意思。第一次或许是冲着5A景区的名号来的,冲着心目中的那丝期许来的,可是景区又该凭借什么让游客来下一次呢?
当然,也有景区将文化从静转为动的,比如羑里城,虽然基本上都是现代复原的景点,但是它却充分发挥了文化景点的趣味性。里面有一个当年为困住文王而专门修建的以八卦为基础的迷宫,复原了之后,羑里城没有将其仅仅作为一个观赏的项目,而是成了供游客游玩的真人迷宫。
其实,在河南还有很多这样的景点,很多人或许从小就听过故事,在课本上见过。所以,才有了一观的冲动。但是,究竟能不能留住游客或者说能不能让游客产生二次观赏的动力,才是衡量一个景区做的好不好的关键。
除了人文景观之外,河南也并不缺山水景观,林州太行大峡谷、焦作云台山、洛阳白云山、洛阳龙潭大峡谷等等。自然景观在品牌打造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但是河南真能够拿得出手的旅游品牌却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在旅游品牌打造方面,河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同样地,在旅游的发展上也没有顺风车可以搭。与其一味地迎合消费者的冲动需求,不如打好基本功,引领市场发展。
本文转发自旅游看河南,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