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世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占领网络“主阵地”,抢占网络阵地“制高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把握规律,掌握主动,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为强军兴军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舆论斗争;主阵地和制高点
网络世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国已有8亿多网民,即时通信用户达7.56亿,网上聊天、网络交友、网络分享等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交往的重要途径,社交平台掌握海量用户信息,社会动员功能不断增强;网络生态方面,网络空间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发挥网络特色、网络优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构筑良好网络生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舆论斗争的新特点
一是传播速度的实时性。当前,舆论传播不是“及时”,而是“实时”,其速度之快、影响之大、覆盖之广的态势,前所未有。这对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互联网传播,特别是移动社交传播,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传播速度更快,受众体验更好,社会动员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移动社交传播,又给主流新闻舆论传播带来了新的手段、开辟了新的空间。
二是传播模式的多元性。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闻传播日益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明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接受特点,这就要求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一个主题要有多种传播方法,形成主流舆论矩阵。
三是舆论环境的复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加快适应步伐。
四是舆论交锋中的对抗性。在舆论斗争的战场上,各种声音、导向、观点、理念、文化等深深交织在一起,既有“高山流水”,也有暗流涌动;既有主旋律,也有负能量;既有主流声音,也有噪声杂音。由于存在着不同程度、或明或暗的对抗性,在交织中彰显力量,在对抗中展示实力,在冲锋中占领阵地,成为新时代做好舆论斗争的基本要求。
二、新时代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的新要求
一是把准“风向标”。方向是起引领作用的目标,方向决定未来,方向决定成败。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等重大主题,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军事新闻媒体人。
二是守住主阵地。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大力弘扬正能量,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流思想价值和道德文化滋养人心、滋润社会。要善于站在网民视角谋划网上正面宣传,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深耕信息内容,注重用户体验,力戒“虚”、务求“实”,使广大网民愿听愿看、爱听爱看,使党的主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是开辟主战场。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努力提高舆论斗争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切实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开辟主战场,推动新时代网络宣传舆论工作蓬勃发展。要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要充分发挥广大官兵、军事新闻媒体人的主力军作用,推动主力军上主战场,更要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主体作用,坚持积极服务官兵、依靠官兵,把广大官兵力量调动起来,成为主战场上的尖兵。
四是抢占制高点。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抢占制高点。“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现实颠覆了以采编权为中心的媒体管理方式,各类信息爆炸式增长、裂变式传播,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任务艰巨;社会舆论方面,网上舆论摆脱现实时间空间限制,对社会的影响力空前展现,各种力量在网上竞相发声,呈现突发性、多元性、交互性、冲突性、匿名性等特点,舆情风险极易扩大蔓延、形成声势。面对这种形势,及时抢占制高点、争取话语权,至关重要。要通过创新性的工作实践,真正成为正能量的生产者、传播者、引领者。
三、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的新途径
一是全力阐释中国文化。“文化自信”中的“文化”,一方面包含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包含着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二是大力传递中国声音。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要善于发掘西方媒体刻意回避的事实,主动设置议题,发出与西方不同的声音,不做西方媒体的传声筒,更不做西方观点的搬运工。在世界经济走势、大国关系、文明冲突、气候变化、网络治理、地区争端等国际热点问题报道中尤其是涉华报道方面,必须旗帜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主动引导国际舆论,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2016年7月的“南海仲裁案”闹剧中,一些境外媒体集中炒作,甚至不顾职业操守炮制不实消息、发表荒谬言论,企图误导国际舆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全方位阐述我国立场主张,有力驳斥了各种错误论调,及时澄清了各种模糊认识,许多报道被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媒转引转述,为打赢这场外交战提供了舆论支持。实践证明,随着我国主要媒体议题设置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是着力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是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讲什么,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怎么讲,就是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充足的故事源泉和广阔舞台。以中国梦为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要抓住受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四是奋力展示中国梦。当前,13 亿多中国人在中国梦感召下,正在以辛勤劳动追求和实现梦想。中国人怎么想怎么做,中国向何处发展、未来前景怎么样,都体现在中国人民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故事之中。讲好中国故事, 要深化中国梦的对外传播,全面准确生动地讲好中国梦。围绕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本质,讲清楚中国梦体现了历史、现实、未来的紧密联系,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质朴梦想和美好愿景,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民族风格、文化底蕴。围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根本属性,讲清楚中国梦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围绕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实际,讲清楚中国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围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个方针,讲清楚中国梦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梦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从而更好地做好中国梦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