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课堂上,检察官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
在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精神,切实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背景下,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司法局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统筹谋划,在全区共同努力、扎实行动、创新探索下,形成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锦江路径”。
5月12日上午,锦江区司法局联合区关工委、检察院、教育局等单位在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组织开展了“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启动仪式。全区各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德育老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记者从锦江区司法局获悉,启动仪式后,该区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就正式拉开帷幕。接下来,“法治进校园”巡讲团成员将陆续深入全区范围内所有的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宣讲。
法治三化
让法治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近年来,锦江区以学校为载体,推行“法治三化”,即法治教育生活化、融合化、情景化,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提高校园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质量。
2014年底,锦江区依托成师附小慧源校区、文轩优优幼儿园、七中育才新校区建成“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并创新提出了“三化一基地”的法治教育思路,确定了以法治教育生活化、融合化、情景化为抓手,以“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为样板,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法律宣传模式,让法律真正沁润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
锦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法治教育方式分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四个阶段,选择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诚实、守规、自我保护等内容进行教育,将会让普法教育更加生活化。3—6岁幼儿“润”法,在生活中学法;6—9岁儿童“玩”法,在游戏中学法;9—14岁少年“识”法,在活动中学法;14—18岁青年“悟”法,在实践中学法。
将法治教育与学校文化、学校课程、学生德育活动、学校环境创设和师资建设相融合,让法治融合化,树立人人都是法治教育工作者的意识。通过情景模拟、岗位见习、事务实践、法治教育体验区等生动的法治情景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学法,在体验中学法,使学生将法治实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整合资源
建青少年法治教育统一平台
近年来,以“心雨梦工厂”未成年人工作室为依托,锦江区致力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加强亲子教育,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建立了一个统一平台。
整合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及教育、民政、工青妇等13家单位和16个街道办,锦江区在40个社区和43所学校设立“心雨梦工厂”未成年人工作点,将法治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学校,开展包括巡回法庭、模拟法庭、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在内的多种预防宣传活动。
在帮助青少年树立法律意识的基础上,该区还充分发挥法律人才优势,为各所中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并遴选24名检察官、16名律师组建“法治进校园”巡讲团,针对青少年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精心准备法治讲座,实现学校全覆盖。
截至目前,心雨梦工厂已与200余家公益机构共建未成年人保护平台,累计吸纳各领域志愿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活动5万人次,直接组织或协调其他组织机构开展未成年人公益关爱活动1000余场。
多频共振
畅通法治信息的接收渠道
微电影、歌曲、法治广场、法治墙……不仅可以拓宽青少年对于法治信息的接收渠道,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基本的法律常识。
在社区、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周末亲子俱乐部、妈妈学堂、爸爸学堂、亲子运动会……锦江区创新方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讲座、咨询等“微讲座”、亲子当演员编排“微话剧”、身边取素材拍摄“微视频”、家庭间互动组织“微体验”,教育和引导家长走出溺爱、纵容子女或“棍棒教育”等误区,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当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和监护能力。《罪爱》《小婷成长季》《被呵护的雨季》等5部法治微电影,创作原创歌曲MV《听雨》,法治类独幕剧《活法》,法治情景剧《上车》,沙画视频《法治天空》,法治剧场《电子海洛因》等法治作品,让青少年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中感受了法律的威严,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推进普法常态化。目前,该区共计有1个“社区法律之家”,3个法治文化广场,9面法治文化墙,2个法治文化长廊,2个法治精品书屋,180余个法治宣传栏。通过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集中展示法律常识,开展法治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让青少年随时接收到法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