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法治阳光浸润百姓心田
精武镇义务普法先进工作者陈万宏,坚持义务普法30余年,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倾注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上,成立了天津市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法治宣传教育陈万宏工作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陈万宏,是在全面推进法治西青建设大环境下,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青区立足地区实际,彰显地区特色,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扎实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使全区法治环境得到有效地提升优化,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法治阳光浸润到百姓心田。
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
群众法治观念增强
近年来,西青区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群众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到了法治宣传教育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主动到群众中去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西青区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依法治理等各类活动,不断满足多领域、多层次的法律需求,培养法律明白人,逐步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同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专项法治宣传教育迈出新步伐。由法宣干部、普法讲师团成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法治宣传志愿者及文艺骨干组成的“普法基层行”宣传队伍,着眼于群众实际法律需求,深入基层,就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利用“3·15”“6·26”“12·4”等各种宣传日、宣传月活动,集中社会力量,开展主题鲜明、声势浩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仅“七五”普法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法治宣传13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到60万人次。
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城乡
群众享受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西青区以人为本,构筑和谐,始终坚持把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党委、政府关心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实事工程,将基层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为推进法律服务,西青区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不断规范区、街镇、村居三级联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搭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多位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律服务工作向社区、街道、乡镇延伸。通过简化受理审查程序、开通绿色通道,综合便民服务窗口、热线电话和网上咨询平台,实现法律咨询服务全覆盖,群众可就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实施以“一村一律师,一社区一法律工作者”为载体的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工程,全区157个村与区内外35家律师事务所62名律师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选派了74名优秀政法干部到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实现了网格式、精细化的法律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各村(居)法律顾问提供各类法律服务6938件次。
同时,在已建成的159个社区警务室中全部融入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职能,通过人民调解员日常接待和司法联络员临时调度,进一步延伸了法律服务触角,为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靠法开辟了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了民生领域法律援助覆盖面,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人武部和区妇联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申请受理权限下放至基层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进一步畅通了援助申请渠道。
多措并举
打造法治文化建设新格局
近年来,西青区不断创新普法工作和载体,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西青特色、亮点频闪的法治文化品牌,努力构建了多元化、覆盖广的立体普法格局,促进了西青法治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满足了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
法治文化建设精彩纷呈。挖掘民间文化资源,鼓励、支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以需求为导向,举办法治文化征文、法治书画巡回展览、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打造了“杨柳青文艺大舞台”、青少年维权情景剧大赛等一批西青法治文化品牌,形成了“文化搭台、普法唱戏”的生动局面。曲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自演法治曲艺节目,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正能量。依托149个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室,推动法律书籍进村入户。
品牌普法便民利民。结合城市化进程和村镇“三改一化”中的法治需求,创新升级“普法路灯杆一条街”、法治公园、村民学法走廊,多样化的文化阵地,彰显出独特的人文魅力。建设完善集法治宣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法治公园,传播法治文明。编制法治漫画系列“口袋书”,方便群众自觉学法。“普法超市”主打便民牌,“法律导购员”提供咨询、解答“一条龙”服务,法治宣传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法治传播体系多元化发展。构筑声、屏、网、报、通讯“五位一体”的多元化法治传播体系。打造《法治方圆》电视专题节目品牌,开辟《聚焦法治》《以案释法》报纸专栏,推出“西青之窗”、西青信息港等门户网站,全方位展示西青法治化进程。加强新媒体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法治西青”和手机APP等“两微一端”平台多点开花,“指尖上的法治西青”成为普法新常态。创作推广法治动漫、微电影和公益广告等法治宣传“微产品”,《法润西青》动漫和H5作品在全国法治作品征集评选中榜上有名。
群众普法效果实。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法治宣传教育陈万宏工作室”,通过普法漫画、快板、年画、扇面等青少年最易于接受的形式,把自己的所学所会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了孩子们。今年74岁的他,青丝已变白发,一波波孩子已经长大,但他义务普法的热情却丝毫没有改变,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传递着法治的力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普法“播种机”。他先后获得全国法治教育模范,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五五”和“六五”普法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2015年度CCTV中国法治人物”年度致敬人物──坚持普法三十年的义务普法员代表等荣誉称号。
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杨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