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進村入戶看變化】德治揚正氣法治強保障

原標題:德治揚正氣 法治強保障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僅需要產業、項目等“外因”,更少不了精神、動力等“內因”。天祝縣把道德扶貧與法治扶貧相結合,改善鄉風、化解矛盾,讓貧困群眾在脫貧致富路上既“提精神”又“增動力”。

5月11日上午,打柴溝鎮安家河村村民王學培,在鎮裡一家超市貨架上拿起兩瓶潔廁靈,到前台付款。奇怪的是,王學培用來付款的不是現金、不是手機支付,而是一張紅色的存折。

“這叫‘道德儲蓄折’,裡面的積分可以在這裡消費。”王學培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身后牆上的藍色大字:打柴溝鎮道德儲蓄所。

原來,這間與眾不同的“儲蓄所”,道德行為可以量化為積分,好人好事、凡人善舉可以獲得回饋。

“參加集體勞動可以獲得積分,幫助有困難的群眾可以獲得積分,調解鄰裡矛盾也能獲得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在這裡兌換各式各樣的日用百貨。”儲蓄所積分兌換員謝睿玲解釋說,道德儲蓄所的目的就是讓貧困鄉村人人養成好習慣,村村形成好風氣。

打柴溝鎮為全鎮3000多農戶、200余名干部職工及鎮域內各學校老師建立“道德儲蓄賬戶”,並在每村設立積分收集員,開辦道德儲蓄分所,發動群眾發現身邊的好人好事,明辨是非、對標先進。

“雖然這些東西不貴,但用積分兌換的意義不一樣。”安家河村婦聯主席沈霞說,自從縣裡開展道德扶貧,建立道德儲蓄所,以前喊不出門的農村婦女們開始熱衷村集體活動,鄰裡矛盾越來越少,好人好事越來越多。

為了發揚崇德向善風尚,營造鄉風文明的新農村,天祝縣以道德扶貧為抓手,在全縣各鄉鎮建立道德儲蓄所,列出正向標准和負面標准,通過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推薦方式,發現和認定積分線索,建立家庭道德積分台賬和道德“紅黑榜”,讓道德扶貧發揮實效。

“要真正激活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深化鄉村治理,‘德治’和‘法治’缺一不可。”天祝縣委宣傳部部長王曉告訴記者,在天祝,德治和法治已經成了相輔相成的有效幫扶手段。

中午時分,鬆山鎮派出所民警李福國在警務室介紹,鬆山鎮是移民區,藏、蒙、回、漢等各民族群眾在此生活,現在治安很好。

“以前,每年春節打工人員回家,村裡的治安和各種矛盾層出不窮。”李福國說,那時候一天出警七八次都很正常,遇到麻煩的糾紛,往往好幾天都解決不了。一言不合就動手,聚在一起喝酒賭博,缺少法治意識被騙……一時間,因事因案、因惡習陋俗致貧返貧不僅成了李福國和同事最頭疼的事,也成了當地推進脫貧攻堅最大的“絆腳石”。

對此,天祝縣開展法治扶貧,對因事因案致貧返貧的加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加強矛盾糾紛調處和法律服務。對因惡習陋俗致貧返貧的強化法治教育和重點管控,農牧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影響脫貧攻堅進程的障礙越來越少。

51歲的金強驛村村民汪龍對法治扶貧深有體會。去年8月,因為收購蔬菜過程中意見沖突,汪龍和外地菜販發生口角。汪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撥打電話報警,派出所民警幾分鐘就趕到現場控制住了局面,經過勸導,菜販最終收走了他的9噸蔬菜,汪龍也挽回了經濟損失。

“其實很多矛盾的根源就是溝通不順暢。”鬆山鎮黨委書記張智文說,一戶婆媳矛盾鬧得不可開交,民警先后4次調解才解決,最終發現無非就是因為外地媳婦和本地婆婆語言不通、習慣不同。

群眾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從去年開始,天祝縣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19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室178個,開通法律服務熱線,建成實體平台、熱線平台、網絡平台“三台融合”的線上線下服務網絡。開通貧困群眾司法救助綠色通道,共辦理貧困人口法律援助案件901件。

天祝縣推行一村一法律服務聯絡員、一組一法律明白人、一校一法治副校長、一企一護航警官等制度,給每家每戶發派出所聯系卡,組建駐村普法小隊上門普法,開辦法治課堂定期講解案例,讓群眾了解法律法規,增強法治意識。在全縣86個貧困村建立了法律服務微信群,覆蓋貧困群眾3萬余人。

德治揚正氣,法治強保障。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和完善,天祝縣貧困村矛盾糾紛同比下降17.9%,以法治扶貧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足動力。

(責編:焦隆、周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