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成都: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13日讯(记者 梁鹏 摄影报道)近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日下午3点半,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新闻发布会,对《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进行介绍。《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发展重点、功能布局、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个部分,不仅包含了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引领发展的六种新形态、提质发展的九大领域、空间布局、十一大重点工程,也包含了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16条具体保障措施。

  确立成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据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郭启舟介绍,成都率先提出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成都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实现城市综合实力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品质改进提升相得益彰的重大抉择。

  《意见》确立了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2年,全面优化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体制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体系,积极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成城乡居民和国内外来蓉人士各得其所、乐享成都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向国际知名生活城市迈进,实现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和产业能级显著提升,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

  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引领发展的六种新形态和提质发展的九大领域

  郭启舟说,生活性服务业具有领域宽、范围广的特点,基于对未来产业变革趋势和消费升级方向的判断,结合成都生活性服务业现有特色强项和短板弱项,《意见》提出引领发展智慧服务、体验服务、定制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跨境服务六种新兴服务形态,提质发展商业零售、文化服务、旅游休闲、餐饮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九大领域,以更好地引领中高端消费和绿色消费。

  优化功能布局,建设优质生活空间

  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现有产业优势、未来发展方向,按照“生活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理念,《意见》提出以功能再造、形态重塑、产业重构为导向,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37个服务业集聚区、三大休闲游憩带(即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天府绿道游憩带)和三大高端消费引领示范区(即“中优”核心区域时尚消费引领示范区、“南拓”核心区域新兴消费引领示范区、“东进”核心区域体验式消费引领示范区)。

  实施重点工程,打造成都生活新场景

  《意见》以实施重点工程为抓手,围绕彰显天府文化特质、融合国际时尚潮流,提出重点实施“十一大重点工程”,即天府锦城、天府中心、天府奥体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锦城生态公园、天府绿道、都江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成都音乐坊、熊猫星球、成都健康城、欧洲产业城。通过实施重点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批城市标志性设施、创造消费新模式和生活新场景,推进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设,增强成都生活的引领性和辐射力。

  夯实服务基础,强化保障措施

  《意见》围绕服务基础、促进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生活性服务业的支撑和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在夯实服务基础方面,一是着力完善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板,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网络,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动服务人才职业化发展,通过实施生活性服务业人才培育计划,造就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人才队伍和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三是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探索实行企业信用与市场准入、政策优惠、政府采购挂钩,推广个人信用信息在贷款、消费、社保等方面的应用,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要素供给方面,《意见》从财政支持、用地保障、普惠金融、开放数据4个方面,加强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要素供给保障。

  在提升服务品质方面,一是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水平,《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机构等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通过加快制(修)订一批生活性服务业标准,推动服务产品、品质、流程、方式的标准化建设。二是鼓励创新发展,难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创造更多优质“成都造”产品;引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或机构,鼓励和支持具有先导性、原创性、带动性、高技术的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型企业以及省级、国家级示范企业的发展;支持生活性服务业总部企业和平台企业开拓市场、融资上市。三是培育生活服务品牌,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完善品牌建设机制,形成企业塑品牌、政府推品牌、消费认品牌的格局。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创新政务服务,就是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整合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资源,建设直接面向公众的一体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便利度。三是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生活性服务业行业协会能力建设,提高行业自律管理水平。

  对话:

  1、请问在信息化时代,在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方面有何举措?

  成都市教育局马海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市教育局创办了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面向学生免费开放的“成都数字学校”。 我们借助“教育信息化”这支无形的抓手,打破时空界限,创建“无边界校园”,由市教科院专家领衔,荟聚成都七中等知名学校100余位名优教师,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优化设计心理健康、语文、数学等六类课程,让名师走进手机、来到孩子面前。学校开通半年来,注册用户62万人,直播课程252节,受益学校达1500所。我想,这正是我们强力规范民办教育培训市场、及时回应市民关切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时代,孩子们是信息技术的“原住民”。数字学校应运而生,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有“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时空。

  2、请问休闲旅游将从哪些方面助推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目标的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不断增长的美好追求?

  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长王敏: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产业和新生活的重要标志,在调结构、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的旅游产业将以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为抓手,遵循发展全域旅游的理念,全面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一是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二是构建遗产观光、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养生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低空旅游、自驾旅游、医疗旅游、研学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会奖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品质化、文创化、国际化发展;三是着眼国际国内游客集散居留需求,进一步完善综合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监管水平,提升精细化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我市旅游业向优质发展阶段迈进,不断增强西部旅游门户城市功能,建成对接国际市场、具有中国典范、独具东方休闲神韵的世界旅游名城。

  3、请问“成都健康城”的规划是什么?

  成都市卫计委副主任贾勇:在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的11项重点工程中,建设“成都健康城”名列其中。成都健康城以成都医学城B区为中心,围绕“三医两养一高地”(医学、医药、医疗、养生养老、健康产业高地)定位构建健康服务业生态圈。目前已聚集华西医院温江院区、八一康复医院等高端医疗机构11家,药明康德、博奥生物等研发机构43家,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医学重点实验室42个,西南首个高端医养社区——泰康之家 蜀园落成运营。到2022年,力争引进世界一流医学院或者药学院(所)2所,世界500强企业15家、行业细分龙头企业20家。加快推进医学研发、健康管理、特色专科、养生养老等重点行业,高标准建设西部医养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