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杨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10月9日,在陕西圣泉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巡检自动包装生产线。 本报记者 付玉玮摄

本报记者 付玉玮 通讯员 郭媛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深化全省“三个年”活动,将农科资源优势与政务服务效能深度融合,通过出台实打实的惠企政策、提供“心贴心”的精准服务,为经营主体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长支持体系。

从小微企业到龙头企业,如今,在杨凌示范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政企携手、发展共赢的生动图景正加速绘就。

暖心服务,解燃眉之急

对小微企业而言,办事效率往往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信心。

10月9日,说起创业经历,杨凌诚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周深有感触地说:“杨凌示范区的政务服务,让我的创业之路顺畅了许多。”从2021年6月开工建设至2022年8月公司正式投产,工作的进度超出了他的预期。

速度背后,是杨凌示范区推行的行政审批联合办公和“审批+”一站式服务。“审批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针对食品加工企业的合规要求提前辅导,一次性把问题说清,让我们不用来回跑。这种一站式服务非常高效。”许建周说。

让许建周印象深刻的还有今年6月的一次“资金急救”。

“当时企业资金周转出现缺口,生产线眼看要停,我急得好几晚没睡着。”许建周说,得知情况后,杨凌农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长安银行杨凌示范区支行和杨凌示范区不动产登记局三方联动,启动涉农企业纾困绿色通道,24小时内为他们争取了500万元纾困基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如今,许建周多了一个新身份——杨凌示范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他说:“政府真心实意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就能更专心谋发展。”

今年,杨凌示范区新聘了20名像许建周这样的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拓宽营商环境问题收集反馈渠道,营造了“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参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精准施策,拓宽成长空间

“选择落户杨凌示范区,就是因为这里真心实意关心企业。现在看来,我们没选错。”10月9日,陕西圣泉乳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乳业”)执行董事史毅华说。

目前,圣泉乳业构建了从奶源牧场到用户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被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国际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世界羊乳加工样板工厂”。

企业快速成长,离不开“精准滴灌”的帮扶。

“从拿地建厂到设备更新,政府部门从来不是‘等企业找’,而是做到了主动靠前服务。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让史毅华惊喜的是,政府还帮着“搭平台”。

去年上半年,杨凌示范区牵线搭桥,不仅带着圣泉乳业等企业去海外参加展会,还帮助企业办理出口资质、拓展国际“朋友圈”。眼下,圣泉乳业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客商达成合作意向。今年,圣泉乳业预计年收入3亿元,还将成为农高会田间展的分会场。

“在杨凌示范区,企业可以心无旁骛谋发展,其他难题有政府协力解决,这正是理想的发展环境。”史毅华的感受,诠释了杨凌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成效。

今年,杨凌示范区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再出新招:在全省率先构建以信用为基础,审批、监管、执法、服务四位一体、便民高效的“信用+政务”生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闭环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综合查一次”改革,检查频次缩减50%以上,让“无事不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