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贩卖焦虑的话题在转型期的中国依然是“爆款”。
年轻人不焦虑,似乎都不好意思称为青年。从“佛系”到“葛优躺”,再到“被掏空”的身体——很多人在惊呼: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油腻”了、第一批90后已经有人离婚了……一两年前,还到处都是90后青春无敌的帖子,转瞬间,90后就忽然面临“保温杯危机”了。这弄得80后不乏失落地在帖子下留言:“已经没有人再讨论80后了吗?”
须得承认,青年人的焦虑是客观存在的。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指出,近七成的青年(18-44岁人群)存在轻度或重度睡眠障碍,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想睡个好觉特别难,仅有10.2%的人认为自己可以经常拥有好的睡眠。如果这个数据太严肃,那就不妨换个有意思的:淘宝此前发布的一则《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调查显示,在其平台买植发、护发用品的人群中,80后占了38.5%,90后占了36.1%,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焦虑的不仅是头发、睡眠,还有房。有个段子火过一阵子,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答: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
焦虑是真实的,因为压力是真实的。可如果没有压力,生活岂非成了偶像剧?因此,当90年在网络上被描述成生无可恋的样子的时候,更多90后回怼过去:我们招谁惹谁了?
有梦想的人,大概多少都有些焦虑情结。年轻人的焦虑,是个历史性的话题。一方面,转型期的社会,多元价值在构建、传统秩序在消解,青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冲劲与锐气的流逝;另一方面,年轻人刚开始工作,既面临职场竞争、又面临婚恋压力,物质倒逼与梦想挫败的双重挤压,难免会让年少轻狂者“一夜长大”。二十岁策马仗剑的梦还没醒,转眼间就是三十而立的千万重山阻隔在前,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很容易让人迷茫、失落、黯然、焦虑,各种负面情绪会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而如果站在更高的视野去看,这大概不只是中国式青年的烦恼。从“干物女”到“草食男”,从“断舍离”到“小确幸”,日本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便勾勒了邻国青年的生存现状。
青年人的焦虑,其实也是分派系的。有些负性情绪就像潮来潮往的大势所趋,是时代和社会的投影,并非是青年人的独家问题。而有些负性情绪是成长的烦恼,就像英国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人类动物园》中嘲笑人类的落后那样:我们原始本能的进化,并未随着我们创造的世界同速前进。换言之,焦虑等人生如影随形的情绪体验,在原子化社会与群居化人群的矛盾中,越发凸显起来。再说,另有部分焦虑大概是来自自我绩效的审视。都希望成功,都盼望登上人生巅峰,虽深谙欲速不达的道理,却在快节奏的生活面前,始终无法放慢小目标的步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生的KPI,像隐性的鞭子一样催着很多年轻人飞奔向前。
有人问,如今的青年是假矫情还是真焦虑?焦虑当然是真的,不过,焦虑并非越不过的山、迈不过的坎。群体画像的焦虑感,有些是乐观的自嘲,有些是偶尔的心慌。倒不仅是青年,大概每个人在自省的时候,都会有些焦虑——比如,人生在世,是汲汲于名利地位、碌碌无为了却一生,还是追逐事业和梦想、活出畅快人生?“梦想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往前走、向上走,比之于往下走、顺势滑下去,大概总会有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吧。
现在,舆论都在缅怀故去的金庸先生,很多人该记得张无忌《九阳真经》中的几句秘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人在江湖,总会身不由己,任凭浪打风吹,我自闲庭信步。这种清风拂山、明月照江的岿然气度,大概是应对风险与焦虑、压力与变局最好的心灵鸡汤。
焦虑这东西,总是无处不在,而对抗焦虑的处方,却因时而宜、因人而异。而当我们越过焦虑这座大山,或会遇见人生最是豁然开朗的风景。(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