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已全面步入4.0时代,金融服务无处不在。
纵观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越来越成为大多数银行在描述战略转型时的高频词汇。过一两年,中国商业银行平均净利润增速显著放缓。在内外部环境冲击下,商业银行该如何转型?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4月11日,麦肯锡在北京发布《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2019年春季刊《敏捷银行》。该刊梳理了敏捷的起源及其价值,分享了生而敏捷的互联网企业的成功要素以及国内外领先银行敏捷转型的最佳实践。
“过去一两年金融业核心指标增速显著放缓,中国商业银行平均净利润增速远低于2014年之前的水平,仅为最高峰时的三分之一,大部分银行难以实现双位数增长。”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兼麦肯锡中国区金融机构咨询业务负责人曲向军介绍指出。
曲向军认为,银行业已全面步入4.0时代,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但就是不在银行网点,客户脱媒趋势日益明显,跨界竞争也愈发激烈。面对内忧外患,越来越多银行选择部署开启数字化银行战略来赢得竞争优势,而敏捷是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实施手段。
前述季刊指出,敏捷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创新组织形式,敏捷组织打破条线割裂、层级森严的传统组织架构,在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实现完美平衡。对企业来说,敏捷具备五大价值,即:聚焦于实现极致用户体验、提升生产率、提高员工满意度、加快决策流程和提高企业效益。
“国内许多银行纷纷借鉴互联网企业和国际领先银行的经验,尝试数字化工厂、全组织敏捷等不同转型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敏捷实践对国内其他银行的敏捷转型更具借鉴意义。”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王巍说道。
与此同时,前述季刊也介绍指出,虽然许多银行高管们已意识到敏捷转型势在必行,但国内金融机构的敏捷转型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转型过程中也会碰到误区和陷阱,比如认为敏捷只是概念炒作、仅适用于IT或产品开发、认为可将单一的敏捷方式复制到不同部门等等。
“中国的银行业从来不看关于成本的,因为它的利差高,所以它的成本收入比可能要比国外高。现在收入不怎么增长之后,他们很关心成本收入比。你就会看到现在有的银行叫AI银行,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曲向军指出。
而根据麦肯锡的发现,已经开展敏捷转型的国内外领先银行则看到明显成效:对内员工服务意识提升、员工体验改善,员工净推荐值提升10-20分;对外客户服务体验改善,顾客净推荐值提升20-30分,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5%-10%。
麦肯锡建议,银行业在探索自身敏捷之路时应关注如下核心经验:
第一,高层决策者对转型的信念和投入;
第二,做好前瞻性人才布局,通过多种渠道从外部引入和内部挖掘复合型人才,并激发员工以创业者的主人翁心态去对待工作;
第三,管理者要从“指令型”转向“服务型”,把精力聚焦在赋能团队自主决策、提升团队内生动力上;
第四,切记“敏捷机制”的灵魂在于“持续迭代”,因此组织需要持续迭代优化敏捷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固化敏捷变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