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摘 要]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工作是我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回顾以往国内外的研究,从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模型研究、技术方法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3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向公众敞开了“参与之门”,让公众有了更多话语权,网络也成为各种社会事件、问题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的行为在网络媒介功能作用下,往往引发新的网络风险或公共危机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社会舆情信息汇集机制和分析机制。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共舆论管理、危机传播理论、网络舆情技术模型与平台建设等方面。
  1.1 公共舆论管理
  Norman R.Luttbge指出公共舆论、媒体和决策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T.Glasser.& C.Salmon指出公共舆论客体的重点研究对象是社会问题。A.Cvetkovich认为民意调查是公共舆论管理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1.2 公共危机传播
  Endreny和Singe通过对不同媒体在灾害事件中报道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官员对危机信息传播具有重要影响。Benoit指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要勇于负责,及时传播有效的危机事件信息。Jonathan Bernstein认为对公共危机的处理办法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才有可能使危机传播趋于稳定、和谐。
  1.3 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Patricia Moy认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不当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影响因素。Noelle-Neumann认为公众意见在网络舆情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一方意见会因为另一方意见的沉默而成为某种一致性的舆论,进而演化为网络舆情。
  1.4 网络舆情的技术与模型研究
  Hegselmalm 等人指出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舆情观点是多种观点的共同交互结果。Elgazza强调领导者的重要性,认为负有传播、解释各种观点责任的个体,可以轻易地、完全地改变其他个体的看法和观点。Antioine Naud 等人认为采用聚类算法等方法和技术,对网络上的舆情话语进行舆情简报处理、倾向性分析等操作。Vadrevus、Gelgif、Davulcuh 等人认为对网络舆情可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Fisher判别法、距离判别法等。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陶建杰指出公众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发生的焦点事件、热点问题的言论与观点就是网络舆情。纪红 等人指出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发展变化中执政者及政治价值持有者的基本态度。徐晓日认为网络舆情具有来源广泛性、发生突然性、指向倾向性、传播极化性和发布匿名性五大特征。
  2.2 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
  曹劲松认为网络舆情发展包括“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顾明毅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一般包括早期传播―社会性知情―社会性表达―社会行动等阶段。王国华以“药家鑫案”为例,重点从事件、公众和媒体三者关系分析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唐超认为网络情绪在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并提出网络舆情的情绪演化规律。
  2.3 网络舆情的分析模型与技术研究
  郑军设计了Web舆情系统模块,并构建舆情热点发现和追踪模块。谢海光和陈中润 等人提出了舆情分析“十点”论,并对突发事件的传播、扩散以及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马海兵指出舆情分析引擎是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核心。李晓黎认为舆情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各类技术是政府监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支持保障。
  2.4 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第一,加强舆情引导能力。秦健认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可以鼓励党政部门领导、部门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门工作者等开通微博,就发生的事件进行线上评论、解释或答疑。蔡晓平 等人认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要掌控主流舆论,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分类与引导,满足公众需求。第二,加强舆情监控制度保障。白树亮认为要利用法律制度来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控制。周文飞认为以法制化为核心,建立舆情监控体系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第三,推动监控技术防范保障。郑保章认为要注重从技术层面上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如使用具有信息分级以及筛查功能的浏览器;使用专门的信息筛查软件,有效阻止信息进入广域网。
  3 结 语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都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值得加强的地方,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跨学科分析尚存在不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还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还有待加强等,这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高波.政府传播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杰.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和处置[J].中国行政管理,2010(2).   [4]许鑫,章成志,李雯靖.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
  [5]Zhou Y, Moy P. 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 [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7(1):79-98.
  [6]Elisabeth Noelle-Neumann. 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 -Our Social[M].EndEdi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93.
  [7]Rainer Hegselmann,Ulrich Krause. Opinion Dynamics and Bounded Confidence Model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J].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2002(3).
  [8]Stauffer D, Oliveira P M C. Persistence of Opinion in the Sznajd Consensus Model: Computer simulation[J].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Condensed Matter,2002(4):587-592.
  [9]Antoine Naud, Shiro Usui. Exploration of a Text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opics by Clustering[J]. Lecture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7(12):115-124.
  [10]陶建杰.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J].当代行政,2007(9):28-30.
  [11]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104.
  [12]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1):89-93.
  [13]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与写作,2010(5).
  [14]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67-73.
  [15]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1(12):1-5.
  [16]唐超.网络情绪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10):48-52.
  [17]郑军.网络舆情监控的热点发现算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8]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95-100.
  [19]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01-30.
  [20]李晓黎.Web信息检索与分类中的数据采掘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
  [21]秦健.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151-152.
  [22]蔡晓平,李海云.高校网络舆情诊断及引导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1(6):27-30.
  [23]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模式研究初探[J].北京教育,2011(7):29-32.
  [24]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5]白树亮.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与管理问题研究[J].新闻界,2010(10).
  [26]周文飞.浅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思考[J].社科论坛,2010(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