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沈阳:小微舆情的“大关注”

在舆论场上,公众普遍喜欢关注大事件、大场面、大节点。但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也不难发现,引发全民参与的重大公共议题不少缘起于小微舆情。小微舆情所掀起的蝴蝶效应正在改变着社会的话语格局,这是声浪迅捷、记忆短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表现出的一个基本特征。

近期,在舆论场中就有不少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小事情”,例如某高校教师谈及“四大发明不算创新”后被学生举报及后续被停课处理所引起的讨论;重庆保时捷女司机掌掴事件及后续当事人丈夫被免职处理所引发的热议;“乔碧罗殿下”在直播时策划“露脸”及后续账号被封禁处理的决定等等。

梳理这些舆情事件,可归纳出一些显著特点:小事故中度舆情、小冲突中度情绪、小错误中度追责。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情绪的动向,也反映出舆论引导工作推进的现实状态。随着大V大号的退场与大舆情的消解,小微舆情快速发酵并形成全民关注的现象值得研究。

为什么小微舆情容易引发大讨论?细察之下,其中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事与小事是相对的,对管理者来说是小事,对当事人或者关联方来说却可能是触及自身根本利益的大事。处境不同、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探讨问题的深度也就不同。例如对失语教师的处理决定看上去只是校方管理中的一桩小事,但对当事教师来说却是一件改变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大事。作为关联方,知识阶层作为十分关心自己言论和责任边界的群体,也容易将此事视为关系自身社会角色和功能定位的大事。

其次,小微舆情的突显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事新闻性稀缺。一条新闻的传播性等于渠道的可获得性×用户的偏好性÷内容的稀缺性。渠道的可获得性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用户的偏好可以分为正向、中立和逆向;稀缺性则可以分为填补空白式和渐进增益式。当大事新闻性稀缺时,人们自然会把目光转向小微事件。正如我们去看国外的很多大片,都是从小事切入,以小见大,更加容易引发受众的参与感和贴近感。

再次,受众的情绪和氛围决定了小微舆情的后续发展。在舆论场中,受众的情绪聚焦到一个点上时,可能引发极化现象,并且很容易发生从一个极点走向对立的偏转,从而诱发观点冲突和舆情海啸。比如关于“空巢青年”“单身人士”“996工作制”“中年危机”的讨论都是由于一个小小的概念裹挟进群体情绪从而成为全民参与的话题。

健康的舆论生态要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其中既有对大事件的震撼式传播,也有对小微舆情的细微体察;既有热评快论,也有深度报道。现代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内外信息的高速流动决定了舆论参与的艺术要求。小微舆情的蝴蝶效应背后则是公众和媒体适应这一新要求并借助各类媒介形式行使自身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的努力。(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