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好故事绽放“声”命力
今年1月,辽宁大连普兰店区120急救中心接到一个特殊电话,对方一开始说话断断续续,到后来思维混乱、口齿不清,但是,调度员一直在坚持呼唤、询问……这通电话持续了46分钟,最终前方急救人员和民警一起,挽救了两条人命。
这起突发事件前后历时一个小时左右,最终被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房磊、邸玉玲、那其灼采制成了一篇7分钟的广播专题节目,名为《保持通话》。
从小故事中挖掘好故事
新时代的中国,大事多、好事多、喜事多。在那其灼看来,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去记录和报道这些大事、好事、喜事,同时作为地方新闻媒体,也要善于在这些小故事里挖掘出大情怀和正能量的好故事。
《保持通话》中的故事,就是一个从平凡人的小故事里挖掘出来的好故事。普兰店是辽宁省大连市城郊的一个区,除了两位被救人员,其他当事人也都是区急救中心、区中心医院的普通工作人员。
在几位记者看来,这个现实版的“保持通话”正是他们要找的好故事。对于一条线索是否适合制作成吸引人的广播新闻节目,几位记者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首先,我们要判断是否能体现人间大爱,是否是一个弘扬正能量的题材。”那其灼说,很显然,这条线索以上两点要求都符合,同时事件前后过程很紧张,在操作层面,有扣人心弦的好情节、好内容;在呈现方式层面,这件事情80%的核心情节都发生在电话里,电话录音正是求之不得的好素材、好声音。
有了好题材、好内容、好声音,如何把好故事及时全面呈现出来成为关键。为此,记者在得到线索后当天立即出发,在接下来一天半的时间里,记者为了采访几位当事人,在沈阳、普兰店和大连主城区来回奔波了5趟,最终拿到了近300分钟的采访录音。
故事化表达增强感染力
好故事需要好的讲述方式,《保持通话》改变了以往倒金字塔式的叙事方式,用双线索的叙事结构来讲述。
第一条是时间线索,从接线员蒋林平接电话开始到挂电话为止,这条线的任务是推动情节发展,告诉听众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条是人物的心理线索,任务是介绍背景、描摹细节、渲染气氛。在几个关键节点上,让人物跳出来,回述他们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在这种双线索叙事的结构中,那其灼说:“我们格外注重两点,一个是‘细节’,另一个是‘悬念’。”
报道里着重强调的细节有很多,比如不停强调的时间点:晚8点25分电话接通、电话接通3分30秒、挂电话时显示通话时间46分钟等。“如此强调时间,一来是便于听众清楚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是在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那其灼说,在这篇报道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中毒者已经昏迷,但是手里仍然紧紧握着电话。“这对于她来说,握住的不仅仅是一个电话,而是与死神竞争的意念。”
除了细节,新闻中也格外注重“悬念”的设置。比如6年前类似的求救电话最终没能带来生的希望,那么这一次会带来生的希望吗?又比如“房东叫程娜”,这个信息有没有给救助带来帮助?最终答案揭晓时,给听众带来了如释重负的感觉,让人印象深刻。
在那其灼看来,《保持通话》的成功之处,就是用充满细节和悬念的故事化表达,大大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打造“声临其境”的广播纪录片
作为一篇广播新闻报道,能不能做出广播特色、能否找到声音表达的更多可能性,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声音表达是广播作品的逻辑核心,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创新,在这篇报道里我们尝试借鉴纪录片的方式,进行了大胆探索。”那其灼说,他们让46分钟求救电话的原始录音,作为报道的声音主线,不但整段使用通话录音,在主持人的旁白部分也用通话录音作为背景,可以说这篇广播报道本身也一直在“保持通话”。这些原始的通话录音,塑造了“声临其境”的新闻现场,大大增强了纪实性。
为了做出广播纪录片的味道,《保持通话》中让故事的叙述尽量冷静、克制。“其实无论是对接线员蒋林平,还是在前方摸排的急救人员和警察,我们特别想把心中的赞美和钦佩表达出来,甚至也想找他们的领导、专家学者来给他们的精神和行为点赞、拔高。”那其灼说,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因为好的新闻不是盲目贴标签、喊口号,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把意义和精神藏在原生态的音响和客观、冷静的叙事里,让听众经历一次从“捏把汗”到“拍大腿”的过程,进而对这些施救者报以由衷的钦佩和敬意。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