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几乎和水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73岁的他,依旧在创业最开始的地方办公。那是一栋隐藏在杭州市中心的6层小楼,离西湖步行不过半个小时路程。
他每天坐办公室里,经常一早就组织员工开会,工作差不多16个小时。
下班后,他就待在办公室旁边的卧室里。有时太安静了。他就会打开视频,一边吃饭,一边看抗战电视剧。
没人知道,这一刻的宁静蕴藏着宗庆后40年来多少的惊涛骇浪。
转折之年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已经在乡下的农场工作了15年。他回到杭州,准备接替母亲之前的工作。
很快,宗庆后失望地发现,即便在杭州城里, “还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但巨大的转机就出现在这个时刻:“1978年12月份,三中全会宣布,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取消了阶级斗争为纲,发出了改革的信号。”
那个时代,大家都过着一样的生活,计划经济导致商品流通困难,人们花尽心思去搞糖票、肉票、油票,以改善自己拮据的生活。
“我记得浙江温州当时是属于资本主义复辟的典型,打击投机倒把,但是后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真的去打击。”宗庆后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人的意识在悄悄地转变。
“对温州的现象为什么没打击呢?因为温州这个地方确实缺少资源,当时是沿海前线,也缺少国家的投资,就业解决不了,老百姓就去做点小生意,才能够维持生计。”
在数百公里外的杭州,宗庆后也在等待着转变命运的机会。
此前,在农场工作的15年,他几乎没有涨过工资。回到杭州,依旧是三十一块二,依旧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当时他有着一份最朴实的希望,“希望能增加点收入,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为自己生存,为自己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而奋斗。”
对宗庆后而言,回到杭州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第一个创业的机会,那时他已经42岁,在杭州生活了9年。
“忽然有一天,企业宣布要开展厂长承包责任制,我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承办校办工厂经销部。”至今在宗庆后的相册中,还能够看到他骑着平板车满面笑容去送货的照片。
近三十年过去了,宗庆后依然在他最初创业的地方办公,办公室都是当年的教室改造的。
当年校办工厂给出了4万块钱的指标,但是宗庆后的承诺是10万。
这一次宗庆后抓住了机遇,而且体察到了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
一件事情增加了他对市场判断的信心。
“我们当时在浙江,丝绸很好卖,但原料不够。四川蚕丝生产量很大,但是卖不出去。大概4万块钱一吨,到了杭州就可以卖到5万块钱,这个差价就可以赚钱了。我立刻就进了10万块钱的蚕丝,非常成功。”
水战往事
虽然带领企业赚了钱,但是那时候杭州商业化的热情并没有那么高。
宗庆后开始向市场上推广一种营养液: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他用一种狂轰滥炸式的营销方式,逐一突破了各个区域的大门。
“营养液出来以后,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我们打开市场的方式也真的是很简单:当时就只有省台市台、省报市报,这四大媒体。报纸是四个版一张纸,电视台就一个频道,所以我们那个时候一般在在城市里,省台市台做两个30秒的电视广告,再做四个半版的省报市报的广告,一个礼拜就把市场打开了!”
娃哈哈的工厂就设在学校的12个教室内,产品依旧供不应求。这个时候,一家一直靠计划经济支撑的罐头厂处于倒逼的边缘,资不抵债。
“我们就去收购这家罐头厂,工人反对,感觉没面子,这么个大厂被你小厂一下子收购了!在社会上也起了很大的风波,说什么瓦解国有经济,就相当于资本主义复辟了嘛!所以当时确实也受到很大压力。领导压力也很大,找我去谈话”可以说,宗庆后创业一开始就被这种“黑猫白猫”问题所困扰。
很快,宗庆后把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救活了。
“这家工厂国家投资二千万,我们把这二千万还给了国家,另外它还欠了四千多万的贷款以及一大笔债务,我们都要还,总计花了八千多万。”宗庆后算了这笔账。
八千多万,这算是不小的一个数字,当时人均工资也只有几十块钱。
但宗庆后不仅偿还了工厂的债务,而且让工厂扭亏为盈。
宗庆后一直被认为是民族品牌的旗手,其中最能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一笔的,莫过于他带领娃哈哈打了一场改革开放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商战——达娃之战。
1996年起达能与娃哈哈先后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达能占合资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团占49%的股份。 双方合作十多年来,公司效益非常好,达能先后从合资公司里分得了30多亿的利润。
虽然娃哈哈的合资公司的经营非常成功,但是经营管理权始终牢牢掌握在中方管理层的手中,这却不是达能希望看到的场景。于是,达能一方面屡屡否决他提出的新建合资公司弥补产能不足的建议;一方面又投巨资控股娃哈哈的主要竞争对手。无奈之下,娃哈哈便只能自行投资一批非合资公司来为合资公司加工产品,弥补合资公司产能不足。
2006年,形势风云突变,达能在中国控股的其他企业连年亏损,而娃哈哈的非合资公司却不断地壮大,达能提出要以净资产的低价并购这些非合资公司,被宗庆后断然拒绝。
当时在风口浪尖上的宗庆后,每天在办公室中,认真看各种法律文书。很多人为宗庆后担忧,他对当初引进外资是否有过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