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看《祭侄文稿》出借日本 别被狭隘民族主义裹挟

看《祭侄文稿》出借日本 别被狭隘民族主义裹挟

2019-01-17 19:04 来源:狐度 情感 /台湾 /视野

原标题:看《祭侄文稿》出借日本 别被狭隘民族主义裹挟

台北故宫博物院向日本出借颜真卿《祭侄文稿》引众怒,黃智贤:我宁可它回北京去

文丨西坡

公元709年出生的颜真卿定然想不到,自己的作品会在千年之后成为一场风波的主角。但是激荡于今人胸中的一些情感,他应该不会陌生。

近日,台北故宫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在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引发广泛的争议。一时间,许多平素不关心书法的人也知道了这幅“天下第二行书”。引发关注的,不仅仅是书法。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是颜真卿为祭其侄颜季明而书。颜季明及其父亲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且归葬时仅存一个头颅,颜真卿的悲愤之情注入笔墨,千年之后依然能为后人感知。其文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下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看《祭侄文稿》出借日本 别被狭隘民族主义裹挟

(颜真卿《祭侄文稿》)

放在大历史视野中,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华夏文明遭遇的一次致命挑战。

可以说,《祭侄文稿》是一件兼具艺术价值与家国情怀的文物。

而稍有历史常识的人便知道,包括《祭侄文稿》在内的故宫文物,在当年日寇侵华之际是如何辗转万里躲避战祸,后来又是如何流散到台湾,形成今天“两个故宫”的局面。

当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去看下面的这些新闻报道,一个人是很难不愤怒的。

1月14日,《环球时报》官微报道《台北故宫外借<祭侄文稿>日本展出,无特别保护》。报道引用台湾女主持人黄智贤的话:“把故宫国宝,用这种方式(送去日本),其实是折煞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民进党用这个去谄媚日本人,真是让人家看透了。尤其这两年,日本对我们之恶劣。日本对我们再好,我们都不可以把颜真卿拿出去卖!”许多网友的爱国热情瞬间被引爆。

看《祭侄文稿》出借日本 别被狭隘民族主义裹挟

珍贵文物外借却没有妥善保护,是文保专业问题。拿中华民族的瑰宝去谄媚他国,是政治问题也是气节问题。有新闻标题称“两岸民众都怒了”。有人干脆总结说:这是把天底下第一等象征“气节”的珍贵文物,用来做天底下最下等、最没有“气节”的献媚之举。

然而愤怒不多时,事情发生了一些反转。

认证为“历史博主”的网友@谢田谢摘星 在现场参观之后表示:“《祭侄文稿》正文部分保存状态极佳……未见网上所说的‘脆弱’”“专门设展厅展示,开馆时会有大批观众排队按顺序观看,有多个工作人员引导并监管。”

界面新闻发现,东京国立博物馆在官方网站上特别标注了特展禁止拍照的信息,《环球时报》之前所说的“无特别保护”看来并不准确。

看《祭侄文稿》出借日本 别被狭隘民族主义裹挟

(《祭侄文稿》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出现场,图片来源见水印)

针对网友担心书画作品太过脆弱、“展一次伤一次”的问题,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业界虽有“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说法,但文物工作者都知道文物的寿命不止于此。他举例说,“《平复帖》超过1000年了,也从故宫借到了上博”。凌利中认为,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辩证的关系,在中立的保护下还应提倡合理利用。

微信公众号“贾嘉”则发文称,《祭侄文稿》赴日展出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早在2018年7月国内媒体就有相关报道。迟了半年突然成为爆款事件,值得“用脑子想想”。

《祭侄文稿》引发的突如其来的愤怒潮水,核心到底是个文保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是文保问题,那么肯定有明确的专业标准进行判断。若日方在保护上真的有重大缺失,肯定会露出马脚,不需要根据一些表态捕风捉影。

如果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应该清楚事情的内涵。首先要指出的是,多年来台北故宫搞的种种“去中国化”做法,客观上也使文物的事情复杂化了,导致许多人相信“背后有鬼”。

但也要说明,“中国文物赴日展出”这件事上,切不可让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蒙蔽眼睛。一方面,中日之间一直有着藏品互借记录,文物互借也是全球博物馆之间的惯例。另一方面,珍贵的本国文物在得到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到国外展出,是有利于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的,我们应乐见其成。

台北故宫搞再多的小动作,都无法掩盖一个铁的事实,即其藏品都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自身也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产物。而让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更多的仰慕者,恰恰可以挫败“去中国化”的种种图谋。对此,大国国民理应有更博大的胸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